荷兰每日亏损230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企业索赔遭遇挫折

荷兰的作为逐渐变得没底线,跟着美国一起抢劫中国的资产,显得好像忘了,现在的中国早已经不是当年那回事了。

最近,荷兰在安世半导体上的一系列动作,不但让安世半导体每天损失高达230万欧元,也引发欧洲车企的集体不满和索赔警告。

安世中国方面更是宣布脱离荷兰那边的掌控,自己搞独立运营。

作为曾因为售台潜艇一事受到中国强烈反击的国家,这次荷兰究竟为什么还要一意孤行,继续在掠夺中国资产的路上越走越远呢?

荷兰每日亏损230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企业索赔遭遇挫折-有驾

借“规则” 之名行掠夺之实

安世半导体事件的起因是荷兰政府根据所谓的“50穿透性法则”,对中方持有的安世半导体控制权进行了冻结。

根据公开资料,安世半导体的前身是恩智浦半导体的标准产品部门,2017年被中国资本联合体买下,经过多年努力,现已成为全球汽车级芯片行业的关键公司。

他们的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了12%,特别是在欧洲的汽车制造商供应链中,地位几乎没有人能取代。

荷兰每日亏损230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企业索赔遭遇挫折-有驾

荷兰政府声明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对安市实施冻结管控,这其实是一场联手美国的动作。表面上看是冠冕堂皇的说辞,但实际上是在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这一做法与美国的政策高度一致,用“规则”这个名头干着资产掠夺的勾当。

不过,荷兰明显低估了中国捍卫自己权益的决心和实力,搞得人不禁想到三十多年前卖潜艇给台湾那事儿。

在1981年,荷兰没有理会中国政府多次严正表达的不满,还是和台湾地区签了个6艘常规动力潜艇的买卖协议,这事儿算得上是严重干涉了中国的内政。

荷兰每日亏损230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企业索赔遭遇挫折-有驾

那会儿,荷兰国内大多数人觉得,这事儿不但能帮忙解决造船厂的就业问题,还不会遇到什么真刀真枪的反击。

谁料到中国立刻出手,宣布把中荷外交关系从大使级降到代办级,还暂停了相关的双边贸易合作好几项。

根据荷兰中央统计局的数据,当时荷兰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一下子跌了40%,机械制造行业的订单也缩水了超过15亿欧元,最后不得不停止后续那4艘潜艇的交付。

荷兰每日亏损230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企业索赔遭遇挫折-有驾

现在荷兰在安世半导体这事上的挑衅,明显是在故意忽视过去的教训。

中方的强硬态度

对于荷兰那边的似乎挑衅行动,中国的反应挺快又准,搞出了三重“组合拳”。

第一个也是最奏效的出口管制措施,中国海关总署根据相关规定,对安世半导体的关键产品进行了出口限制,直接断了荷兰那边对外芯片的供应链,让他们的产能一下子卡住了。

荷兰每日亏损230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企业索赔遭遇挫折-有驾

同时,安世中国也发了个公告,说从现在起,自己不再受荷兰那边的管控,正式独立运营,自己搞生产和经营了。

要说的就是,虽然安世中国主要做封装和测试这块,但依靠咱们中国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条,已经迅速搞定了原材料供应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对接,完全不受荷兰那边的限制啦。

最后一个点,就是对稀土的直接限制。工信部之前出台的稀土出口新规,把出口审批又往紧了收,稀土元素的出口变得更加难了。

荷兰每日亏损230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企业索赔遭遇挫折-有驾

作为车规级芯片制造的重要材料,稀土的供应受限,不仅让荷兰光刻机行业受挫,还使得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部分生产线一度陷入瘫痪。

一波反制措施一推出,立刻引发全球产业链的连锁反应,欧洲的汽车厂家最先受到冲击。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一报告甩出来,一眼看过去,欧洲主要车企的车规级芯片存量也就够坚持两周。现在,博世、大陆集团等12家关键零部件企业都已经暂停生产线,差不多20万个岗位受到直接打击。

荷兰每日亏损230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企业索赔遭遇挫折-有驾

宝马集团很明白地说,如果芯片供应一直断裂超过一个月,估计每个月会损失掉10亿欧元。此外,他们还在考虑把慕尼黑的电动车生产线转到中国沈阳去。

奔驰、大众等公司也一起写信给荷兰政府,要求他们赶快跟中国协商处理这事,否则就准备启动大笔赔偿的程序。

就算在美国,通用汽车也不得不把SUV的生产班次缩减一半,多款主要车型的交付时间都被拖长到3个月以上了。

荷兰每日亏损230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企业索赔遭遇挫折-有驾

车规级芯片替代的艰难

车规级芯片的认证周期大多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得经过极为严格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考核才能算正式用到汽车制造上。

安世半导体利用其在二极管、晶体管等基础元件方面多年的技术沉淀,一直保持着在全球车规芯片市场的领军地位。

旗下的产品在汽车的动力系统、自动驾驶模块等重要部位上用得挺广泛的。

荷兰每日亏损230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企业索赔遭遇挫折-有驾

IDC这家享誉全球的市场调研公司说啦,短时间内,不会有哪家企业能补上安世半导体留下的供应空缺。就算有些车企开始谋划替代方案,起码也得十八个月左右才能保证供应稳定。对那些依赖准时生产交付的汽车行业来说,这简直就是一记“重击”。

荷兰那边现在真是陷入了史无前例的麻烦。有专家说啦,荷兰每天直接被拖累的经济损失已经高达230万欧元,而且随着产能停滞的时间越拖越长,损失还会继续扩大。

荷兰国内议论纷纷,反对派多次在质询时指责政府“决定得太仓促”,荷兰半导体协会更是发出公开信,提醒这举动可能会打击荷兰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声誉。

荷兰每日亏损230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企业索赔遭遇挫折-有驾

荷兰政府一方面表示冻结中方控制权是“自主决定”,另一方面又急忙寻求与中国谈“豁免条款”,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质疑。

总结

荷兰在安世半导体事件里的单方面举动,最终变成了“伤人不利己”的局面,不仅违反了国际贸易的基本规矩,也影响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性。

随着我国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逐步提高,任何单边霸凌的抢夺行动都迟早会承担得起应有的代价。

只有坚持互利共赢、尊重各国的核心利益,才能推动全球产业链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