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穿“迈巴赫少爷”神话:欠债一亿的家族只是普通铜匠,哪来的富三代?
迈巴赫、北大高材生、富三代,这些闪亮标签给朱也天贴上了“人生赢家”的标签,结果老爹一句话就把这碗“神汤”给打翻了!敢情你们家那辆170万的迈巴赫豪车背后,是刚刚在2023年才还清的一个多亿债务啊!原来所谓“富三代”的少爷,一直活在担心爹破产的阴影里!笑死,这届网红连富人都不配当,只是个做铜器的手艺人家庭而已!别再羡慕别人的“人生开挂”了,背后的真相总是扎心又现实!
事件回顾:网红迈巴赫少爷背后的真实家族史
铜匠世家朱军岷日前接受采访,坦言家中确有一辆价值170多万的迈巴赫轿车,但直言儿子朱也天被称为“富三代”并不准确。在公众眼中,迈巴赫、北大高材生的标签让朱也天看起来光环加身,然而朱军岷揭开了家族背后不为人知的奋斗历程。这个始于1875年的铜匠家族,从浙江绍兴起步,至今已传承五代之久。
作为第四代传承人,朱军岷道出了家族企业的真实情况:公司现有员工1500人,2024年营业额达7亿元,每月发放工资1500万,年纳税超过6400万。表面数据闪亮,但谁知这其中的艰辛?朱军岷坦言,2002年,其父朱炳仁决定建造一座150吨的全铜博物馆,这一决定让公司背负超过一亿元的债务,直到2023年才全部还清。这意味着所谓的“富三代”朱也天,实际上成长在一个长期为债务忧心的家庭环境中。
“我儿子的网络爆红就像一把火,但如果我们没有准备好足够的柴火,这把火很快就会熄灭,”朱军岷如此评价儿子带来的关注度,“我们家不是什么富豪,只是做手艺的铜匠传承者。”这番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一个匠人家族的本真。
疑点1:五代传承的匠人之路究竟有多难?
铜匠世家的传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朱军岷的祖辈始于1875年在绍兴开始从事铜匠手艺,有趣的是,文学巨匠鲁迅笔下著名的“百草园”,后来竟然卖给了朱家的祖辈。这段历史的交汇,为朱家增添了一抹文化底蕴。
真正的家族事业腾飞始于改革开放。上世纪八十年代,43岁的朱炳仁毅然辞去工作,重拾家族传统手艺。1987年,朱军岷同样辞职,跟随父亲和爷爷学习铜匠技艺。当时朱军岷的月工资只有72元,而父亲给他开的月薪却达到了300元!这份“高薪”背后,是父子俩在自家院子里以小作坊形式开始制作铜招牌的创业历程。
“那时候店铺和企业开始流行用铜制招牌,我们抓住了这个机会,赚到了第一桶金。”朱军岷回忆道。这种敏锐的市场嗅觉和过硬的手艺功底,成为朱家铜艺能够代代相传的关键。
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朱家铜艺能传承五代,靠的不仅是手艺的精湛,更在于他们能够随着时代变化而调整经营战略,这是许多传统手工艺无法做到的。”
有网友认为:“说他们不是富豪?有迈巴赫的家庭怎么可能不富裕?这不过是低调的表现而已!”也有人表示:“真正的工匠精神不在于有多少财富,而在于对手艺的坚守和创新,从这点看,朱家确实值得尊敬。”
疑点2:家族企业如何从作坊蜕变为七亿产业?
朱军岷的第二桶金来自于他回到上海后抓住的浦东开发机遇。当时浦东新区正处于大开发阶段,朱军岷敏锐地把握住商机,成功拿下了上海金融街几乎所有改造铜门的大单。这一步棋,让朱家的事业从小作坊开始向正规企业转变。
2000年,杭州雷峰塔重建工程启动,朱炳仁洞察到这是“千年一遇”的机会,通过竞标成功获得铜制雷峰塔的建造权。这个项目不仅大幅提升了朱家铜艺的知名度,也让企业实现了再次腾飞。
到了2010年,朱炳仁铜器工艺品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被故宫博物院认可,在故宫开设了第一家铜器馆。目前,他们已经拓展到全国100多家分馆,其中90%实现盈利。从作坊到企业,从区域品牌到全国连锁,朱家的发展历程印证了“工匠精神+市场嗅觉”的成功方程式。
一位长期研究中国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学者评价道:“朱家的成功在于他们既保持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又积极拥抱现代商业模式。许多传统手工艺之所以没落,正是因为无法实现这种转型。”
有网友认为:“能从一个铜匠小作坊做到年营收七亿的企业,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比那些靠资本运作暴富的企业更值得尊敬。”也有人质疑:“营收七亿听起来很多,但如果负债也多,那实际上并不值得羡慕,毕竟企业规模越大,风险也越大。”
疑点3:朱炳仁的无师自通是天赋还是另有玄机?
朱军岷在采访中特别提到了父亲朱炳仁的多才多艺:“我父亲绝不仅仅是一个铜匠那么简单,他在书法、绘画、字印、建筑、雕塑,甚至诗歌散文方面都有很大成就,关键这些都是他无师自通、自学的,天赋极高。”
这种跨领域的艺术造诣,为朱家的铜艺注入了独特的文化灵魂。朱炳仁不仅是手艺人,更是一位艺术家和文化传承者。正是这种对艺术的全方位理解和融会贯通,让朱家的铜艺作品超越了单纯的工艺品范畴,成为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珍品。
一位艺术评论家指出:“真正的工艺大师往往不局限于单一领域,朱炳仁的多才多艺恰恰说明他对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这使得他能将不同艺术形式的精髓融入铜艺创作中。”
对于家族技艺的传承,朱军岷展现出了罕见的开放态度。当被问及是否担心公开技术秘密会影响公司时,他给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回答:“不怕,因为当年柯达相机和富士进行竞争,但柯达并没有赢,而是被现在的智能手机淘汰了。宝马和奔驰竞争,他们也没有分出输赢,而是都被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打败了。所以说打败你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时代。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
有网友认为:“朱炳仁能在多个领域都有造诣,这不仅仅是天赋问题,更重要的是勤奋和持续学习的态度,这也是他们家族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有观点认为:“现在很多人都追求跨界发展,但真正能在多个领域都有所成就的人并不多,朱炳仁的例子值得研究。”
富人有千万种,成功的定义不只有迈巴赫
回看朱军岷的整个采访,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富豪,而是一个守艺传承的匠人家族。那辆170万的迈巴赫虽然光鲜,但与其说它代表着财富,不如说它象征着五代铜匠几十年来的努力成果。朱也天也并非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三代,而是在企业债务压力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传承人。
真正令人佩服的是朱军岷对时代变革的清醒认识。在这个技术迭代加速的时代,他既坚守着祖传的手艺精髓,又不断拥抱变化,甚至不吝于分享家族“秘方”。这种开放的心态和前瞻的眼光,远比一辆豪车更值得称道。
百年老字号的传承,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更离不开几代人的智慧和勤奋。朱家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富豪”不仅仅体现在物质财富上,更在于能够让家族事业代代相传,让中华文明的火种生生不息。这种成功,恐怕是许多亿万富豪都望尘莫及的。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觉得买部迈巴赫就算是成功啦?人家朱家五代传承的铜匠手艺才是真金不怕火炼哦!什么才是你眼中真正的富有和成功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