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个哥们儿是老汽车迷,给各大品牌车“妥妥挑刺”的那种。他前两天跟我说,要我陪他去看看最近大家热议的智己LS9,话里话外透着一股子不信——“啥旗舰?说那么牛,看看能比得上百万级的大块头不。”我一听就知道,他这是给智己下战书呢,半打趣半较真地想戳穿它吹的牛皮。
在4S店,第一眼看见那辆车,我心里咋说呢,觉得挺“噌亮”的,但没给我多大震撼。流线的车身,讨巧的细节设计,确实有点小豪华的劲头,但哥们儿不稀罕这一套。他边打量边嘟囔:“五米多长的大车,走城市路?车位停车不费劲?甭扯!”销售员听到这话,特淡定地点了点头,顺手就在店门前的折返道演了一出,好家伙,这车打着方向的一瞬间真像个紧凑小车,妥妥地顺利掉头——全靠那后轮转24度的神操作。这下哥们儿闭嘴了,闷头看了一对数据,嘴角倒是憋不住往上撅了几下。
不过轮到他坐进车里体验,就真有点刮目相看了。不夸张,他坐驾驶位那股自在,简直像包了一座小王宫。空气悬架搞出来的平稳感,加上座椅软硬适中,好似车在开平衡车一样。我没忍住说了句:“这回咋样?服气了吧。”“服气可以有,但还得看看再怎么‘花里胡哨’,别全想拿配置糊弄咱。”嗯,这话虽然带刺儿,但不能怪他,价格在33.69-36.69万之间的旗舰定位,消费者心里边都挑得细着呢。
于是他盯紧了智己LS9的科技亮点,没想到倒是真有点意思。520线激光雷达和英伟达Thor芯片,听名字就觉得高端,车内的各种精细化辅助用起来还算得劲。他特意问销售员,这么多技术会不会分层选装收费,结果发现全系标配,实在挺真诚的,至少没有耍那种打包销售的“套路”。
但让他彻底放下防备,心服口服的,是那套B&O音响。对不起,我实在文盲了,之前不知道这是啥档次的玩意儿。哥们儿一边介绍啥高端音响标杆,什么大场景音乐体验,边弄来一首舒适低音歌曲播放,这音质我用再简单的话说吧,就是直接让你闭眼沉浸其中,咱甭提车外堵车的烦心事儿。哥们儿感叹:“这要是在长途驾驶路上放首轻音乐,保准心情都不容易烦躁。”
地点、音效、技术全体验完,我俩都收获了一种奇怪的新认知——咱不是上百万买高配,也不是三十来万跟别人对性价比拼刺刀,智己LS9的定位恰好站在中间地带。它不是谁的对标,更像是单独站出来,拿实力说话。而那种兼容技术与情感的姿态,说实在的,是很多自主品牌之前没够得上的点。
说个题外话,作为消费者,咱们老觉得数据和价格不能算啥绝对,但有些东西你用实际场景体验过后,会发现真是“就它行”。比方LS9在空气悬架加持下的转弯稳定性,这事吧,哥们儿打死之前都不信,坐车那一刻才知道啥叫不“发飘”。从这样的细节体验,咱也能看些反常识的东西:自主品牌并不是配置稍微好点就叫突破,得从硬件统一配套到情感场景推动,这才叫真突出。
虽然哥们儿最后也没痛快下单,但走出店门,他突然转身补充一句,“这车我回去还得琢磨琢磨,可惜目前钱包不给力啊。”我笑了笑,心想这反倒是智己LS9一个有意思的价值呈现,不只是那些表面的数据,而是给人一种愿意多想,从而接近它的感受。
这次看车任务和类似省棋局的连环斗智,不算输。市场未来会咋样谁都说不好,但智己这次,算是真诚地摆明了态度。正如哥们儿说的,“瞅着这劲,以后大概率好好发展一把”。至于买不买,看个人嘛,咋整都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