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自燃640辆,取代燃油车已成“笑谈”,你还会选择纯电车吗?

90天自燃640辆,取代燃油车已成“笑谈”,你还会选择纯电车吗?

新能源车真的比燃油车更安全吗?最近网上吵得厉害,但有个数据陷阱,可能已经坑了不少人。

咱们先来看一组官方数据。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90天里,全国自燃的车辆一共19000辆,其中新能源车640辆,燃油车18360辆。按各自的保有量一算,燃油车自燃率是万分之0.58,新能源车是万分之0.44。单看这数,好像电车确实更安全?

90天自燃640辆,取代燃油车已成“笑谈”,你还会选择纯电车吗?-有驾

可这里面藏着个大漏洞——专家们居然把电瓶车的自燃数据,悄悄算进了燃油车的账里。应急管理部的完整数据其实显示,这1.9万起交通工具火灾里,光是电瓶车自燃就有3777起。也就是说,真正属于燃油车的自燃事故,其实只有14583起。

重新算一遍就清楚了:燃油车的真实自燃率是万分之0.369,连电车的一半都不到。这么玩数据,这不就是明着糊弄人吗?

更关键的是,电车自燃和燃油车自燃,根本不是一回事。

90天自燃640辆,取代燃油车已成“笑谈”,你还会选择纯电车吗?-有驾

燃油车自燃,大多是老车才会出问题。车子用久了,线路老化、油路漏油,才容易起火。但这事儿能预防啊,定期去保养,该换的线路及时换,基本就能把风险压下去。我身边开了十几年燃油车的老司机都说,只要保养到位,很少听说谁的车自燃了。

可电车呢?自燃这事儿简直没规律。新车可能烧,旧车也可能烧;开着开着能起火,停在那儿不动也能突然冒火苗;甚至路上一块小石子蹦起来,砸到底盘上,都可能引发火灾。有车主吐槽,买了电车跟揣着个“定时炸弹”似的,心里总不踏实。

90天自燃640辆,取代燃油车已成“笑谈”,你还会选择纯电车吗?-有驾

最吓人的是电车起火后的连锁反应。电池里全是氧化剂,一旦热失控,就跟个“化学炸弹”似的——温度能瞬间飙到上千度,还会冒出有毒气体,而且灭了又会复燃,普通灭火器根本不管用。

就像韩国仁川那次,一辆电车起火,最后连带着烧了140辆车,旁边的楼房都受了牵连,地下车库里的消防设备根本不管用。消防员来了也头疼,只能眼睁睁看着火势蔓延。

央视之前报道过,电车起火后,留给人的逃生时间只有64秒。可现在不少电车为了追求“科技感”,搞起了隐藏式门把手、电子控制开门。听起来挺高级,真到了要命的时候,可能就是催命符。

90天自燃640辆,取代燃油车已成“笑谈”,你还会选择纯电车吗?-有驾

前段时间就有这么个事,三个女生坐的电车起火,结果车门被电子系统锁死,怎么都打不开,最后没逃出来。这哪是科技感啊,分明是夺命陷阱。

反观燃油车那个看似“老掉牙”的机械门把手,不管车子断电还是撞变形了,伸手一拉就能开门。关键时刻,这种“落后”反而是最靠谱的安全设计——人命关天的事儿,实在没必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

有人说,网上总报道电车自燃,是因为“选择性报道”。这话可能有点道理,但这可不代表电车就真比燃油车安全。

90天自燃640辆,取代燃油车已成“笑谈”,你还会选择纯电车吗?-有驾

640辆电车,90天里烧起来,平均每天就得有7辆。这数字背后,是多少家庭的眼泪?那些拿着错误数据说“电车更安全”的专家,到底是没看透数据里的猫腻,还是故意藏着掖着?

现在车企们总说什么刀片电池、麒麟电池,听着挺厉害,可真能解决根本问题吗?说白了,只要电池热失控的风险没彻底消除,这些都只是营销时的漂亮话。

90天自燃640辆,取代燃油车已成“笑谈”,你还会选择纯电车吗?-有驾

新能源车的技术进步确实该肯定,续航越来越长,智能功能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好事。但安全这事儿,来不得半点虚的。数据可以算来算去,可生命只有一次。

取代燃油车?现在看,更像是句遥远的口号。至少在电池安全、应急逃生这些最基础的安全问题解决前,谁敢拿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去赌那万分之几的概率?

买车说到底是为了方便生活,不是为了天天提心吊胆。真要比安全,还是得看实打实的风险和可控性。你说,对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