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又炸锅了,小鹏G7增程版的消息一出,朋友圈直接刷屏。18万就能拿下一台带高阶智驾的中型SUV? 我第一反应是:真有这么香?不会是画大饼吧?毕竟现在新能源市场卷得厉害,动不动就是“颠覆”、“重新定义”,可最后打脸的也不少。但这次小鹏要是真把价格压到这个份上,那可真是给一众对手来了一记重拳。我特意扒了资料,也结合目前市场上的几款热门选手,咱们好好聊聊这台还没正式上市就“上头”的小鹏G7增程版——它到底是“国民神芋”还是“车界网红”?
先说外观,小鹏的设计一直在线,G7这台车也不例外。前脸延续了家族式的“星际光剑”贯穿灯组,晚上点亮那一刻,辨识度直接拉满,妥妥的“出片利器”。车身线条流畅,溜背造型加上低风阻设计,官方说风阻系数能做到0.25左右,这在同级里可是顶呱呱的水平。这意味着不仅跑起来更稳,能耗还能更低。你想想,高速上别人开100公里耗8个电,你可能只要7个,长期下来省的可不是一点点。而且它的轮毂样式也很有未来感,配上无框车门——没错,18万级别配无框车门,这操作有点支棱起来了。
坐进车内,最抢眼的当然是那块超大尺寸的悬浮中控屏,UI设计清爽,操作逻辑也顺手。小鹏的Xmart OS系统我一直觉得比某些新势力要稳定,不卡顿、响应快,语音助手“小P”反应灵敏,你说“我有点冷”,它不仅能调空调,还会主动问你要不要关闭天窗。这种细节体验,才是让人“真香”的关键。内饰用料也没抠门,软包材质+木纹饰板,档次感拿捏住了。后排空间也够用,纯平地台加全景天幕,一家人出门,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也不会挤成沙丁鱼罐头。要是把座椅放倒,秒变“床车”,露营都不用带帐篷了。
动力方面,这次的增程版算是小鹏的一步妙棋。纯电续航200公里,综合续航超过1200公里,这就意味着你在城里通勤基本可以当电车用,电费比油费便宜多了,周末想跑个远途也不用焦虑充电桩。发动机主要用来发电,不直接驱动车轮,所以行驶质感接近纯电,没有传统混动那种突兀的换挡感。百公里加速6秒出头,这性能放在一台家用SUV上,已经能让不少燃油车气得蹦起来了。关键是,这套三电技术是小鹏自己研发的,不是找供应商拼凑的,稳定性更有保障。
说到智能化,这才是小鹏的看家本领。G7增程版大概率会标配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也就是说,城市道路也能自动跟车、变道、绕行障碍物,甚至能自己找车位泊车。我在广州实测过几次小鹏的智驾系统,堵车路段真的能解放双脚,再也不用一脚油门一脚刹车地折磨自己了。相比之下,很多同价位车型还停留在L2级辅助驾驶,只能高速上用用,进了市区就得你自己扛。小鹏这波,明显是把高阶智驾“下放”到了更亲民的价格段,诚意满满。
那它有没有对手?当然有。比如深蓝S7增程版,性价比也不错,内饰科技感强,动力表现也挺猛。但它最大的短板是智驾系统不够成熟,城市NOA还在测试阶段,实用性打折。另一个劲敌是比亚迪唐DM-i,老将了,“国民神车”称号不是白叫的,销量稳得很。可问题是,唐的车机系统和智能化体验比起小鹏,就像功能机对比智能机,差距明显。而且唐的造型偏传统,年轻人看了可能觉得“老咕噜棒子”,不够潮。
再看看理想L6,虽然定位略高一点,但起售价也就30万内,空间和舒适性确实没得说,冰箱彩电大沙发,家庭用户最爱。可你要为这些多掏十多万,值不值?特别是当你发现G7在智驾和设计上反而更胜一筹时,理想L6的溢价就显得有点劝退了。所以说,小鹏G7增程版要是真卖18万,那简直是“上桌第一个动筷”的存在,直接把竞争门槛抬高了一大截。
安全性这块也不能忽视。小鹏G7预计会采用高强度钢铝混合车身,标配8安全气囊,加上ESP、ABS这些基础配置一个不少。更重要的是,它的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调校得比较聪明,过弯时侧倾抑制到位,不会让你感觉车子“走路摇头晃脑”要翻了。电池安全也是重点,IP68防水防尘,针刺不起火,这些硬指标都达标了,才能让消费者安心。
不过话说回来,18万的价格真的能实现吗?如果真成了,那现有车主可能会觉得“天塌了”,毕竟刚买完就跌冒烟了,谁受得了?但反过来想,这也说明小鹏在成本控制上下了功夫,规模化生产之后能把价格打下来,对消费者绝对是好事。而且低价不等于低质,从目前透露的信息看,G7增程版在核心的三电、智驾、设计上都没缩水,反而是把高端配置平民化了。
总的来说,小鹏G7增程版如果真能以18万起售,那它不只是“真香”,简直是“爆香”。它把高阶智驾、长续航、高颜值、大空间全都打包塞进一个亲民的价格里,这对那些既想要科技感又预算有限的家庭用户来说,吸引力太大了。它不像某些“装逼利器”只适合拍照发朋友圈,也不像“买菜车”那样啥功能都没有,而是实实在在地做到了全能均衡。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小鹏G7增程版,你会考虑入手吗?如果它和深蓝S7、比亚迪唐摆在你面前,你会怎么选?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这台车,真的让我有点上头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