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三强巅峰对决
荣威同轴破局
吉利比亚迪如何接招?
引语
2025年,中国混动市场渗透率突破40%。
战场硝烟弥漫。
上汽荣威DMH、吉利雷神AI电混、比亚迪DM——三巨头鼎立。
全栈自研、性能狂飙、先发制人。
谁的技术更懂用户?
答案藏在细节里。
同轴设计:一场静默的革命
传统混动架构的痛点是什么?
噪音。顿挫。空间侵占。
荣威DMH 6.0的解法直击核心:发动机与P1电机同轴集成。
取消传动齿轮。
动力路径缩短。
持续功率输出达峰值80%。
——而平行轴方案(如比亚迪DM-i、吉利EM-i)仍需齿轮耦合。
传动间隙带来微振动。
城市拥堵路况下,发动机介入的“存在感”挥之不去。
用户体验的断层就此弥合:
•油电切换零顿挫,NVH媲美豪华轿车;
•发动机舱体积缩减,乘员舱腿部空间增加;
•P3电机虽功率137kW,但330N·m扭矩+97.5%效率,超车瞬发如电。
吉利用碳化硅模块补足单挡缺陷,比亚迪靠三挡DHT强化性能。
但荣威用机械重构证明:精简,即是高级。
续航博弈:数字背后的真相
参数竞赛已白热化。
吉利雷神EM-i:2390.5公里极限续航,油耗2.62L/百公里。
比亚迪DM 5.0:2100公里续航,油耗2.9L/百公里。
荣威D7 DMH:2208公里实测续航,油耗2.49L/百公里。
数据接近?实战分高下。
荣威的“反向虚标”哲学:
•CLTC标称160km纯电续航,实测166.5km-169.4km;
•京杭大运河挑战赛,满电一箱油跑出1704km;
•夏季满载120km/h高速巡航,油耗仍压至5.58L/百公里。
秘密藏在热效率巅峰——48.1%。
16:1超高压缩比+30% EGR废气循环+0.27bar超低摩擦功。
让每一滴油燃烧到极致。
智能中枢:芯片战争悄然打响
混动系统的“大脑”决定体验上限。
荣威DMH 6.0亮出王炸:21合1 PICU。
动力、热管理、电池控制——21项功能域集成单芯片。
运算速度提升50%。
动力响应0.26秒。
比亚迪的DM 5.0强在平台化,吉利EM-i依赖三电协同。
但荣威的全栈自研,让油电分配策略如AI般精准:
•基于百万级数据动态学习;
•发动机85%时间运行于高效区间;
•OTA持续优化,续航再提6%。
软件定义混动,荣威已卡住身位。
用户价值:终身质保背后的野心
技术终需回归成本与信任。
荣威M7 DMH满油满电成本仅397.1元,每公里约0.194元。
但真正的杀手锏是服务:
•五大件终身质保(发动机+变速箱+三电);
•零自燃终身保障(40万块电池全球零自燃);
•IP67/IP69K防水+10吨抗挤压力。
比亚迪三电终身质保、吉利强调电驱性能。
荣威却用全生命周期保障,把技术自信转化为用户安心。
结语:混动的终极答案是“无感”
当参数竞赛陷入内卷。
荣威DMH 6.0给出新逻辑:
同轴设计消除顿挫。
48.1%热效率榨干燃油。
21合1芯片让控制如臂使指。
——技术隐形之时,才是体验登峰之日。
这场对决没有输家。
但荣威用十年蛰伏证明:
混动的终局,不在实验室参数表。
而在用户松开方向盘时,那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