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就是长城汽车的董事长魏建军,要亲自开着自家的车,去参加那个听着就挺艰苦的敦煌越野耐力赛。
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大老板,不好好在办公室里运筹帷幄,跑去沙漠里折腾什么?
这是不是为了给自家品牌做宣传,搞的一场真人秀?
毕竟现在企业家亲自上阵直播带货、拍视频的也不少,多一个亲自赛车的,好像也不奇怪。
但如果我们把这事儿往深里看一看,就会发现,它可能远比一场营销活动要复杂,意义也更深远。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魏建军去赛车,和他是不是董事长,其实是两码事,但又紧密相关。
说它是两码事,是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有近二十年驾龄的资深赛车爱好者,在圈内是出了名的。
他自己也公开讲过,如果不做企业,他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职业赛车手。
所以,下场比赛对他而言,不是赶时髦,更像是一种专业本能和个人热爱的释放。
但这件事又和他董事长的身份分不开,因为他不是随便找个赛道跑两圈,而是要参加正式的、高强度的国家级锦标赛。
这个敦煌越野耐力赛,全程超过一千公里,赛道环境极其恶劣,戈壁、沙漠、古河床,什么样的路况都有。
这对车手的技术、体能和心理都是极限挑战,稍微不留神就可能出危险。
更关键的一点是,他参加的那个组别,有个特别硬核的规定,就是赛车的主要部件,比如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主体结构,都必须是原厂的,和你我普通消费者在店里能买到的量产车是一样的。
这就像是让一个顶级大厨去参加比赛,但规定他必须用我们家里最普通的锅碗瓢盆,不能用他自己特制的厨具。
这就意味着,他开的这辆车,性能好不好,质量过不过硬,不是靠后期“魔改”出来的,而是它出厂时就得有这个底子。
所以,魏建军敢亲自上阵,开着一辆接近“素车”状态的自家产品去闯这种地狱级难度的赛道,这本身就传递了一个最直接的信号:他对长城汽车的品质,有绝对的信心。
这份信心,不是靠广告语喊出来的,是准备用实际行动去证明的。
那么,他这么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家车质量好吗?
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目的,但还不是全部。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为了“制造更好的汽车”。
丰田汽车的前掌门人丰田章男,也是一个狂热的赛车迷,他常说一句话,赛道是磨砺汽车和人才的最好地方。
这个道理其实不难理解。
在实验室里,工程师可以通过各种设备模拟高温、颠簸等情况,但这些模拟终究是有限的。
只有在真实的极限赛场上,一辆车才会暴露出它在设计和制造中最细微的瑕疵。
比如,发动机在沙漠里长时间高负荷运转,散热系统能不能扛得住?
悬挂系统在连续的搓板路上反复冲击,连接部件会不会出问题?
这些在赛场上用几万组真实数据换来的经验教训,远比实验室里的模拟报告要珍贵得多。
长城汽车能在中国越野车市场做到今天这个地位,把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丰田、三菱等外资品牌都比了下去,靠的正是这种“实战出真知”的理念。
他们把赛场当成最严苛的试验场,把比赛中发现的问题、积累的技术,再反过来应用到量产车型的研发和改进上。
所以,当一个普通消费者开着长城车觉得安全、扎实的时候,他可能不知道,这份安心感的背后,是长城在无数次类似敦煌这样的严酷赛事中,一点一滴积累和验证出来的。
从这个角度看,魏建军亲自参赛,不仅仅是去比赛,更是以一个最挑剔的“首席产品体验官”的身份,去亲自感受、去发现问题,然后把这些第一手的体验带回研发团队。
这种由最高决策者推动的技术循环,效率和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我们把视野再放大一些,看看这件事对整个中国汽车工业意味着什么。
长期以来,我们都说中国是“汽车大国”,因为我们的产量和销量都是世界第一。
但是,我们离“汽车强国”还有一段距离。
这个差距在哪儿?
除了核心技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汽车文化”。
什么是汽车文化?
简单说,就是人们不再把汽车仅仅看作是一个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而是赋予它更多的情感、个性和生活方式的意义。
比如,一提到德国车,大家会想到严谨和性能;一提到美国车,会想到自由和肌肉感。
这种品牌之外的文化认同,正是我们目前所欠缺的。
而赛车运动,恰恰是孕育和传播汽车文化的最佳载体。
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汽车品牌,比如保时捷、法拉利,它们的品牌传奇,都是在赛道上书写的。
一场精彩的比赛,能极大地激发公众对汽车的热情和向往。
但目前在国内,赛车和越野很大程度上还被看作是少数发烧友的“小众”爱好,门槛高,离普通人很远。
魏建军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汽车企业家之一,亲自下场参与,他的示范效应是巨大的。
这会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并了解汽车运动,意识到原来汽车还可以这么“玩”,从而打破这项运动的圈层限制。
当玩车、懂车的人越来越多,整个社会的汽车文化氛围才能慢慢浓厚起来。
这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是一个从低维度竞争走向高维度竞争的契机。
过去十几年,我们的车企习惯了在价格、配置上“内卷”,你多一个屏幕,我就降价五千,竞争方式相对单一。
而魏建军此举,实际上是开辟了一条新赛道:品牌的竞争,不光是产品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竞争。
当一个品牌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标签,它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就会完全不同。
长远来看,汽车文化的普及还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以上海举办的F1赛事为例,一场比赛就能给城市带来超过50亿元的综合收益。
如果我们的本土赛事也能发展起来,形成“赛事IP+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良性循环,那将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所以,魏建军驾驶赛车在敦煌戈壁上冲出的一小步,或许真的能带动中国汽车工业在文化建设和品牌升级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这不再是一个企业家的个人行为,而是为整个行业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尝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