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今儿咱就来聊聊比亚迪这回玩儿的“低价入市”的戏码!
说的就是那元UP,新款直接把身价压到了7.48万,这手笔,可真够狠的!
这价一出,整个小型SUV市场都像被扔进了一块冰,瞬间凉飕飕的!
这是为啥呢?
眼下这新能源车市,竞争之激烈,堪比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你不主动降价,消费者立刻移情别恋,奔向别家怀抱了。
比亚迪想守住销量榜首,也得顺应这股“价格战”的潮流。
于是乎,这台7.48万的元UP 2025款301KM领航型就应运而生了。
起初,我看到这价格,心里也直打鼓。
七万多块,能买到啥靠谱的新能源代步车?
别是那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货色吧?
可细细端详,嘿,这元UP的卖相还真不赖!
虽说是入门级,但造型与高配版本区别不大。
前脸那黑色饰条搭配着恰到好处的镀铬,硬是营造出几分贯穿式头灯的视觉效果,看着还挺唬人。
封闭式格栅加上大尺寸下进气口,简洁干练,至少没流露出明显的廉价感。
车侧,悬浮车顶与隐藏式门把手,都是时下流行的设计,给这小车添了几分未来感。
黑色侧裙装饰配以镀铬细条,细节之处还算下了功夫。
车尾,比亚迪标志性的贯穿式尾灯,辨识度很高。
后保险杠那大面积的黑色饰板,幸亏有镀铬元素撑场面,不然可真要被口水淹没了。
总而言之,这元UP 2025款的颜值,属于那种“小家碧玉”型,初见不惊艳,却也耐看,迎合大众审美没啥问题。
但各位,买车可不能光看脸!
内饰才是见真章的地方!
这元UP 2025款的内饰,用《世说新语》里的话说,那就是“勉强可观”。
虽说座椅还是仿皮材质,但电动调节、座椅加热、通风功能,通通欠奉!
方向盘换成了塑料的,握持感瞬间打了折扣。
中控屏幕缩水到10.1英寸,视觉效果略显局促。
双色搭配的内饰设计,并未营造出应有的科技氛围。
中控系统的界面与功能,虽与其他版本一致,但流畅度却略逊一筹。
这就好比用惯了丝滑的顶级手机,突然换成略有卡顿的入门机,那种落差感,恐怕用过的人都深有体会。
更令人遗憾的是,高配元UP都配备了L2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而这款7.48万的版本,居然只提供360°全景影像与透明底盘!
在这个智能化时代,缺少智能驾驶辅助,长途驾驶的疲劳感可想而知。
动力方面,这台元UP 2025款搭载的电机,峰值功率70千瓦,扭矩180牛·米,与之前元UP的低配车型保持一致。
简而言之,就是够用而已,追求速度与激情的朋友,恐怕要失望了。
再说说续航,32千瓦时的电池包,在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301公里。
这个数据,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若身处北方,严冬开启暖气,实际续航恐怕会进一步缩减。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
如今不少价格亲民的车型,都配备了四轮独立悬架,而这款元UP 2025款,后悬架竟然还是扭力梁式!
扭力梁悬架的弊端,想必各位都心知肚明。
简单说,就是舒适性欠佳,行驶在颠簸路面时,震感较为明显。
当然,元UP的其他版本同样采用扭力梁后悬,这或许也算是比亚迪的一种“坚持”吧。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这元UP 2025款,除了价格优势,还有什么亮点?
平心而论,亮点并非全无。
例如,其外观设计尚算新潮,空间也能满足日常需求,作为城市代步工具,基本合格。
但综合考量其配置、续航、悬架等因素,我个人认为它并非明智之选。
要知道,当下七万元左右的预算,已能购入相当不错的紧凑型轿车。
无论空间、配置还是舒适度,都远胜于这台元UP 2025款。
况且,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各厂家纷纷祭出降价大旗。
或许再过数月,就能以相近的价格,购得配置更高、续航更长的车型。
因此,我觉得不必急于入手这款“丐版”元UP。
当然,倘若您的预算实在有限,又对比亚迪品牌情有独钟,那也可将此车纳入考虑范围。
但务必做好心理准备,在配置与舒适性方面,势必有所妥协。
归根结底,购车还需量体裁衣,切莫盲目追求低价,亦不可被厂商的宣传所迷惑。
只有多方考察,审慎比较,方能寻得最适合自己的座驾。
最后,我想问问各位,若手握七万余元,您会选择这台元UP 2025款吗?
还是另有心仪之选?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