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一夜之间又往下砍了一刀,这次是蔚来ES8,硬生生便宜了1万块。
听着好像没啥大不了,可你得想啊,在动辄四十多万的纯电SUV里,哪怕只是一万,也是很多人提车时纠结半天要不要加的一套选装包的钱。
而且这事发生在NIO Day 2025上——那个一年一次、李斌一定会站在台上用最温柔的语气说出“我们花了600亿”的日子。
那天杭州很冷,但发布会现场热得能烤熟一盘栗子。
先放彩蛋:不仅ES8降价,新旗舰ET9还搞出了个“地平线特别版”,81.8万元起,你没看错,比市区小三居首付还高。
但买它的人,不只是为了开回家,而是连同三年的全场景司机服务、十年免费换电一起打包带走。
这种配置,我怀疑有人买回去就是当私人行宫使唤的。
我记得老款ES8刚出来那阵儿,定价接近50万,那时候大家都觉得李斌疯了:一个造车新势力敢把SUV卖到这个数?
结果几年后市场变了,大三排纯电不再稀罕,人们开始挑剔细节——空间够不够大?
零百是不是破4秒?
前备箱能不能塞两个20寸行李箱外加孩子的滑板车?
新ES8给出的答案挺有意思:长5280mm、轴距3130mm,全系102kWh电池组,还拉来了900V高压平台和5C超充,好像就差帮你搬运行李上楼才算全套服务。
发布会上还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230升前备厢这个设定,听着不性感,但蔚来的研究数据摆在那里:93%的乐道L90用户每周都会用到前备箱,用频率跟后备箱几乎一样。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简单:中国的大部分家庭自驾出门,要么满载老人孩子,要么带上一堆装备,你多给点空间,就是实打实减少吵架次数。
毕竟谁也不想因为婴儿推车该放哪而在停车场冷战半小时。
灯光设计也是个梗,新ES8直接用了ET9同款HDPL智能高清投影大灯,这玩意不仅解锁的时候能来一段专属光幕,还能拐弯时铺路提示障碍物。
我当时脑补了一下,如果晚上开进乡间小路,这功能可能比导航声音还贴心。
不过这种黑科技也容易让人产生幻觉,以为自己开的不是SUV,是科幻片里的飞船。
至于ET9地平线特别版,那完全是另一条赛道上的东西,它更像是在告诉同行:“别跟我卷价格,我卷的是生活方式。”
配23英寸九孔揽月轮圈、高级刺绣内饰,还有镶嵌铑金徽章这些奢侈品行业才玩的手艺,再加十二项自研技术护体,说白了就是豪华和科技各占五成。
如果你非要找茬,可以吐槽一句——八十多万买辆国产纯电,到底图啥?
但反过来看,这些权益叠起来,其实是在重新定义高端新能源品牌的用户关系,从卖产品转向卖体验,把客户牢牢绑在生态链里。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聊一下蔚来的另一个执念:换电网络。
他们已经建到了3500座换电站,全国高速覆盖“9纵11横16城市群”。
单站日均服务能力120次以上,说句公道话,这是现阶段任何快充桩厂商都很难匹敌的效率优势。
当然,有人会问这么烧钱值吗?
毕竟180亿砸进去,现在依然需要靠规模化摊薄成本。
但从战略角度讲,一旦用户习惯养成,就相当于握住了他们续航焦虑的小命脉。
可问题也摆在那里,高端新能源竞争早已进入深水区,比拼的不只是动力参数,更是综合体验与长期运营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新ES8更像一次姿态调整——降低准入门槛,让更多消费者提前进入体系;而ET9则继续扮演精神图腾角色,为品牌保住塔尖形象。
这两步棋如果搭配好,就等于是左手抓销量,右手稳调性,中间夹着庞大的BaaS租赁业务,把现金流捂紧。
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国新能源市场变化速度太快,没有永远有效的方法论。
今年你笑别人傻做超充网,明年可能就被对方反杀;今天你觉得自己拥有无敌产品矩阵,下个月隔壁厂商就丢出一颗核弹般的新车型。
所以,对于蔚来说,即便拿出了全新平台、大幅扩容空间、软硬件齐升级,也未必意味着稳坐钓鱼台,他们面对的是随时可能改规则的牌局。
最后抛个问题吧,如果让你选,是咬牙冲一辆顶配ET9享受极致待遇,还是务实一点入手降价后的新ES8感受一步到位的大三排自由?
留言区见分晓,我倒是真想看看,在寒风呼啸、电动车江湖暗潮涌动的时候,大伙更愿意为哪一种未来埋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