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七口选择比亚迪夏,3975公里油耗让人意外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瞧见这位车友老哥的夏的“胃口”,我差点没绷住。不是幸灾乐祸,是真的懂那种落差。明面上百公里8个油,对于一台两吨半开外的中大型奶爸车,还是个电混儿,算费油吗?真不算。可问题是,官方路试的“小目标”摆在那儿,百公里耗油0.84升!这差距,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跟买家秀和卖家秀似的。

这就跟网恋奔现一样,照片滤镜拉满,美颜开到爆,见面一看,嗯,是挺“仙”的,自带一股仙气儿(估计粉底不要钱)。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硌硬,说的就是这种扎心的感觉。

家有七口选择比亚迪夏,3975公里油耗让人意外-有驾

兴许有人会撇撇嘴,说官方数据听听就得了,别当真。这话糙理不糙,但问题随之而来,这悬殊的数字哪儿来的?难不成厂家在玩弄辞藻,故意画饼充饥?倒也不见得如此。

家有七口选择比亚迪夏,3975公里油耗让人意外-有驾

要知道,官方油耗测试,是按规矩来的。在模拟“黄金路况”下,仿佛开了“上帝视角”,稳稳当当跑完城市、郊外、高速等路段。但问题恰恰就卡在这“黄金”二字上。它模拟的是理想化场景,路面平整得像处女地,驾驶员也佛系得像老僧入定,而且多数是空载或者“轻装上阵”。可咱老百姓掏腰包买MPV图个啥?不就是为了能多塞几个人,多装几件行李吗?这位老哥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满载七口是家常便饭。再加上空调呼呼地吹,走走停停像便秘一样,油耗自然像坐了火箭。

家有七口选择比亚迪夏,3975公里油耗让人意外-有驾

所以,这油耗鸿沟,一部分是测试环境和真实用例间的差异造成的。还有一部分,或许得归咎于这车身的“吨位”。夏这款车,为了把安全性和舒适度拉满,用料那是毫不吝啬,车身也搞得像个堡垒一样,所以自重直线上升。而电混车型,又得背着个电池组,更是雪上加霜。车重越大,油耗自然像脱缰的野马。区区一个数据,就足够让人警醒了。

那么,车企该不该背锅呢?我觉得有那么一点,但也不能全赖人家。毕竟,人家也没拍着胸脯保证你满载七人还能跑到0.84升的“神仙油耗”。但是,厂商是不是该在宣传的时候,更接地气儿、更客观地展现车辆的真实油耗表现呢?是不是应该考虑增设针对不同使用场景的油耗测试呢?

家有七口选择比亚迪夏,3975公里油耗让人意外-有驾

再深挖一下,这事儿其实也折射出当下汽车行业的一种“通病”:一味追求“账面数据”,却忽略了用户的实际体验。车企为了“吸睛”,恨不得把所有优点都堆砌起来,把参数搞得花里胡哨的。但消费者真正想要的,是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的信息。

家有七口选择比亚迪夏,3975公里油耗让人意外-有驾

而且,这位车友老哥提到的另一桩事儿也颇有意思:没得四驱版本选。对于MPV而言,四驱可能不是刚需,但绝对是加分项。尤其是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四驱能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安全性。难道车企觉得MPV的用户就得与驾驶乐趣绝缘?

家有七口选择比亚迪夏,3975公里油耗让人意外-有驾

实情是,MPV的用户也馋驾驶乐趣,也渴望更稳健的操控和安全。只不过,他们的需求更接地气儿,更倾向于全家人的出行体验。所以,车企在设计MPV的时候,不能只顾着空间和舒适度,还得兼顾驾驶的“手感”。

当然,咱们也不能一味地口诛笔伐车企。毕竟,造车这事儿,也要盘算着成本。加装四驱系统,必然会增加成本,归根结底还是要消费者买单。而且,对于多数MPV用户来说,四驱的利用率估计也不会太高。

家有七口选择比亚迪夏,3975公里油耗让人意外-有驾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锅甩给车企“黑心”时,是否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市场供需关系和成本制约?车企也是在刀尖上跳舞,在利润和用户需求间寻找着微妙的平衡。

家有七口选择比亚迪夏,3975公里油耗让人意外-有驾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希望车企能多听听“甲方爸爸”的心声,多关注用户至上的体验,少玩点数字游戏,多拿出点诚意。就像这位老哥说的,推出可选配的轮胎方案,兼顾耐磨和静音,让不同的用户各取所需,这才是真正把用户放在心尖上。

或许,未来的车圈,比拼的不仅仅是技术和参数,更是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和尊重。而等到那一天,咱们选车的时候,或许就不用再为官方油耗和实际油耗的巨大落差而挠头了。毕竟,谁也不想砸锅卖铁,买回一个“照骗”回家,对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