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上市就被媒体报道秒天秒地的两款车型,结果十月销量相差了一倍让人忍不住发笑。
银河M9和钛7,前后脚上市。起售价都在17万多,但结果差距大得出乎意料。银河M9卖了不到一万台,钛7竟然突破两万。而且,钛7的两万订单里,高配版本占了绝大多数,均价都在20万上下。这个差异,挺有意思。
我在想:是不是人们其实对高端感更敏感?别的细节还得再聊。
银河的那个高成长,其实是基于它的领先三电技术。你知道的,GEA架构,世界一流的电池——神盾金砖(获了国家科技一等奖的那款),它重量轻,效率高,体积还能更小点。这一套组合,就像给车装了航天级的心脏一样。
至于它的11合1智能电驱,真的是个。跟风云啥的,拆到半路,得扔掉工具去,这点我可算见识了。底盘那块糟糕的摄影图,拆不下去了。知道为什么吗?底盘惨不忍睹,没法拆。
不过这个月,10月的销量,我猜绝对会被钛7反超。M9想要靠技术+品牌往上冲,可能还差点火候。你知道,方程豹钛7虽然是个中高端品牌,但和吉利那叫撞车?别碰瓷了。
说到吉利,我还查了点数据,今年销量在30多万,明年可能还会继续增长。可惜的是,未来真正的汽车霸主其实是谁?我猜赛力斯!它那个技术路线,未来潜力比现在这些拼拼凑凑的品牌,强太多了。
题外话:你们觉得,模仿者卖一万台,就已经达到预期了吗?几个月后能不能冲到一千?这都挺悬的。
哈,你会不会考虑用20万买M9?我猜,大多数人不会。毕竟,钛7也不错,空间大、配置也行。只是续航不够劲,品控和智驾还差点儿。
原本打算买岚图,最后还是因为钛7的性价比多输一点。
对比拆车视频都在B站看过,M9和钛7,跟风云拆得差不多,几乎成了拆车参照物了。是不是感觉怪怪的?
还有个逗比想象:不如拿海鸥来比——那才叫在天上和在地上的差别。大脑洞展开的节奏了。
而且,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估算下:钛7的续航能跑300公里左右(大致样本少),而M9的电池容量,应该在估算的400公里左右(不确定,但大致如此)。这不是特别靠得住,但也能给个感知。
这里面最大的差距还在消费者的眼睛。你看,银河M9实力强大——前提是看中那点技术配置。但普通用户选车,还是得看别的。
我还问一句,读者们:你们会不会觉得,买车其实越来越像赌了?除非厂家能把续航和品质做到肉眼可见的提升。
讲点趣事:我朋友前几天试驾钛7,他说空间确实开阔,满座也不用担心。结果,他问我:你看,那个挡把设计还挺新颖的,你觉得这算加分还是算炫点?我一笑:只要不挡视线,倒没啥。
其实我挺好奇:未来是不是会出现那种,靠技术叠加拼价格的车型?还是说品牌的底蕴才是真核心?这还得时间验证。
留个问题——你觉得,像钛7和M9这样相似的车型第一次拼销量,能告诉我们什么?还是说,真正激烈的战斗还在后面呢?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