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国摩博会一开幕,不少摩友都犯同一个难:10 万多人挤在 16 万㎡的展馆里,200 多个品牌摆着上百款新车,到底该先冲电动黑科技,还是蹲国产大排量新品?
怕漏看重点,又怕被花哨展台晃了眼 —— 其实想摸清这场亚洲顶级摩展的门道,抓住几个核心方向就够了。
今年摩博会继续聚焦 “智驱未来・重塑骑行”,规模和上届持平却更有看头:全球近 150 家企业带来超 200 个品牌,除了整车还有改装件、智能穿戴,甚至连骑行旅游服务都搬了进来。
同期还有高峰论坛、金卡纳大赛、骑士评选这些活动,与其说这是展会,不如说更像一场全产业链的 “摩托盛宴”。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势头。
以前逛摩展看电动车,大多是小排量通勤款,今年不一样了 —— 光阳带来的 RevoNex GT 是双电机四驱,能输出 170 匹马力,比不少燃油仿赛还猛;小牛的 NXT Hyper 直接配了 L3 级自动辅助驾驶,跑高速能帮着控速,长途骑行能省不少劲。
还有宝马的 Vision Assist AR 头盔,戴上能直接在视野里显示导航路线,连低头看车机的功夫都省了。更实用的是无线快充、智能扭矩分配这些技术,已经装在了多款新车上,不再是概念里的 “黑科技”。
而国产品牌的中大排量,今年算是彻底 “站起来” 了。以前 600cc 以上的市场基本是进口车的天下,现在奔达、凯越这些品牌一出手就很有分量。比如奔达的灰石 707,691.6cc 的 V 型双缸能输出 54kW 功率、68N・m 扭矩,还装了电子离合和气动避震,跟同级别进口巡航车比毫不逊色。
凯越更狠,全球首发的 650RR 四缸仿赛,0100km/h 加速只要 3 秒左右,整备质量才 180kg,还宣布要去参加曼岛 TT 赛事 —— 要知道以前能去曼岛的,大多是国际大牌。更有意思的是技术路径,V 型双缸、直列四缸、三缸都有品牌做,电子离合、弯道 ABS 这些以前只在高端进口车上见的配置,现在国产中排也成了标配,这哪是追赶,分明是在 “贴身竞争”。
要是你不追性能,喜欢个性化车型,今年的细分市场也没让人失望。豪华巡航、运动仿赛、复古机车、ADV 探险这些常规品类都有新品,连倒三轮、Cafe Racer 这种小众风格也能找到心头好。比如新威骑的天行者 WR1000,976cc 的 V 型双缸配 CVT 变速箱,还是个倒三轮,售价 9.6 万元,直接填补了国产超大排量倒三轮的空白;香帅的 YES 软尾系列出了自动挡车型,250cc、400cc 的排量,对新手也友好,不用再纠结换挡节奏。
国际品牌也没闲着,都在往 “本土化” 靠。本田展区摆了休旅、街车、巡航等全系列车型,还带来电动概念车和 400 系列新配色,特意弄了个近 3800㎡的试驾区,想让摩友直接感受;宝马则主攻探险和复古,F900GS、R1300GS Adventure 这些热门车型都亮了相,还当场公布了售价;凯旋的 400 系列、雅马哈的经典车型、比亚乔集团的 Vespa 和 Aprilia,也都针对性地拿出适合国内市场的款,不再是简单把海外车型 “搬过来”。
除了看车,今年的文化体验也很实在。商会联合品牌搞了多场安全驾驶培训,有 5000 多名摩友报名,现场教怎么文明骑行;还有 “不朽引擎” 特别展区,摆着老款经典机车,旁边就是插画展和摄影展,老车的机械感和新潮艺术撞在一起,连不骑车的人都忍不住驻足。要是想亲手试,各大品牌的试驾区都能排队体验,尤其是本田那个 3800㎡的场地,能把不同车型的性能试得明明白白。
其实逛完今年摩博会,最直观的感受不是 “新车真多”,而是 “中国摩托真的不一样了”。以前看摩展,大家都围着进口车标转,现在国产大排量能让外国展商停下拍照;以前提电动摩托,总觉得是 “过渡产品”,现在高性能电摩能和燃油车同台比加速。这不是简单的 “换赛道”,而是整个行业从 “跟着走” 到 “领着跑” 的转变。
如果你打算去现场,记得提前摸清展位:本田在 N6 馆 6T12,凯旋在 N4 馆 4T17,张雪机车在 N7 馆 7T13,别跑错地方。要是没时间去,也可以蹲蹲新品发布的直播。最后想问一句:今年这些新车里,你最想打卡本田的电动概念车,还是凯越的四缸仿赛?评论区聊聊你的看展清单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