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之处见真章。” 这句话,用在汽车驾驶这事上,还真挺合适。
先说个有意思的事儿。
朋友学车时,那脚下动作,活像踩缝纫机,一下快一下慢,后面的车按喇叭催得要命。
这到底是省油秘诀,还是新手上路找不着北?
估计不少人都在心里犯嘀咕。
这不,网上关于“点油门”的话题又吵翻天了。
有人说是老司机的节油小窍门,有人却觉得这是“马路杀手”的预备动作。
争论的关键,就在于这种操作到底有没有道理,在什么情况下才算合理。
这种说法从何而来?
一种观点认为,松开油门让车子依靠惯性溜一段,可以减少燃油用量。
尤其跑高速时,能省一点是一点。
但真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
没错,从原理上说,惯性滑行能省油,特别是部分车型有断油功能。
可现实很骨感,市区红绿灯多、车也多,刚松开油门,没溜几米就得踩刹车,频繁地加速、减速,反而更费油。
想想看,起步最烧油,老这么起步,能省吗?
再说高速,匀速才是王道。
试试定速巡航?
比你吭哧吭哧用脚“点油门”靠谱多了。
与其自己累死累活地控制,不如交给高科技,省心省力还省钱。
当然,有些老练的驾驶员,油门控制那叫一个精准。
他们不是为了省那点油,而是为了更安全地操控车辆。
在拥挤的城市道路上,提前判断前车的意图,行人突然窜出,路口红灯闪烁…一松一踩之间,其实是在调整车速,保持安全距离。
厉害的司机,坐在车里甚至感觉不到速度的变化,这就是“人车合一”的境界。
所以,下次看见有人“抽风”似的点油门,先别急着下结论,也许人家是预判路况的高手。
这事儿还跟新能源车有关。
现在不少人开了电动车,再换回燃油车,感觉完全不一样。
电车一踩加速踏板,立刻推背感十足;燃油车呢?
得等发动机转速提上来。
开惯电车的人,猛踩燃油车油门,车子没反应,再踩重一点,又猛地往前蹿,只能赶紧松开找感觉,开起来像跳霹雳舞。
这属于肌肉记忆紊乱,需要适应一阵子。
还有一种情况,是车子太老,或者一些自动变速箱车型,换挡逻辑让人摸不着头脑。
踩油门像在刮彩票,转速上去了,挡位就是不升高。
驾驶员只好用脚来“手动干预”:踩一下,拉高转速;松一下,诱骗变速箱换挡。
这种开法,顿挫感十足,坐久了真想跟司机说:“师傅,让我下去走走吧!”
所以,油门一松一踩,原因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论。
新手要多练习脚感,老手要学会预判,想省油,就平稳驾驶,少踩急刹。
记住这几个关键点:保持车距,减少急刹,油耗自然降低;手动挡车型,发动机转速在两千转左右换挡最经济;定期做保养,轮胎气压不足、发动机积碳过多都会让车变成“油耗大户”;避免地板油,一次猛加速,够你匀速跑很长一段路。
比起纠结“一松一踩”,不如练就一双“黄金脚”——稳得住速度,控制得了油耗,还能让车上的人夸你一句:“这车开得,真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