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白菜价能撑多久?
最近走进4S店的人都被惊到了——新能源车直接对标电瓶车价格,燃油车清库存像卖白菜,二手市场更是一片哀嚎。可这波降价潮真能一直持续吗?
车企都在硬撑
乘联会最新数据扒出来吓人一跳:去年整个汽车行业营收破10万亿,利润却不到5%,连银行定期存款利息都不如。丰田卖900万辆车净赚2300多亿,咱们18家上市车企捆一块才挣1200亿。比亚迪卖一辆车利润9000块,丰田单车赚2万+。这差距,就像小卖部和沃尔玛比营业额。
工人老张在生产线干了十年,他工资条显示三年涨了40%,可车间里下线的车却越来越便宜。"以前组装辆20万的车觉得挺自豪,现在10万出头的车还得加班赶工",他边拧螺丝边摇头。
价格战总有打完那天
还记得五年前的网约车大战吗?1块钱打车、免费喝奶茶的日子没持续多久。现在同样的路程,打车费翻了三倍。外卖平台当初满25减24,现在凑满减比做数学题还难。
电池原料碳酸锂价格像过山车,年初每吨50万,年底就跌到10万。可生产线上的工人工资只涨不跌,4S店租金年年上调。这些成本迟早要转嫁到车价上,就像奶茶从10块涨到30块,老板总会找到涨价理由。
二手车市场透出信号
二手车商老王最近愁得掉头发:"去年收的电动车,现在亏本都难出手。三年车龄的新能源车,残值只剩六成。"他指着停车场里积灰的特斯拉说,"这要搁两年前,早被抢光了"。
手机行业早就演过这出戏——厂商清完库存后,新款价格立马回调。光伏组件便宜了两年,去年又开始涨价。市场规律从来都是:亏本买卖没人做,杀头生意有人抢。
现在买车像捡漏,可下次换车呢?当小厂被洗牌出局,剩下的巨头们还会继续赔本赚吆喝吗?看看你手里越来越贵的外卖订单,答案或许已经很明显了。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