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车品质咋样?老司机实测后说大实话

#搜索话题7月创作挑战赛#
吉利车品质咋样?老司机实测后说大实话-有驾

坐进吉利星越 L 的驾驶座时,我特意摸了摸中控台的缝线 —— 这细密程度,居然和朋友那辆三十多万的沃尔沃 XC60 没啥差别。作为开了十二年车的老司机,见过太多 “表面光鲜内里糙” 的车型,但这几年吉利的进步,确实让我忍不住想好好聊聊。

记得五年前帮表弟挑车,他预算十五万想买台 SUV,我当时还劝他加点钱上合资。结果去年再坐他那台吉利博越,跑了八万公里的车,发动机怠速时方向盘稳得能立住硬币,这稳定性可比我当年那台开了五万就抖得像按摩仪的合资车强多了。后来才知道,吉利这些年砸在研发上的钱有多狠,单是那个和沃尔沃联手搞的 CMA 架构,就召集了全球两千多个工程师捣鼓了三年多,难怪星越、领克这些车开起来有种 “越级感”。

上个月暴雨天在高速上,我亲眼见着一台吉利银河 E8 在积水路段稳稳超车。后来查资料才发现,这台车在 C-NCAP 碰撞测试里拿了五星 +,车身用的热成型钢强度能抗住十吨重压。想起十年前坐过的某国产轿车,过个减速带都像散架,现在的吉利车身上,确实能看到沃尔沃安全技术的影子 —— 就像博瑞那套城市预碰撞系统,上次在小区门口,我亲眼见它帮一位女司机躲过了突然窜出来的小孩,这反应速度比老司机的脚还快。

坐进嘉际的第三排时我挺惊讶,一米八的个头居然不顶腿,空调出风口还带独立调节。朋友开这台车跑了趟西藏,回来跟我说后排丈母娘全程没喊过腰疼,座椅的包裹性比家里的沙发还舒服。更有意思的是那套车机系统,他女儿在后排用语音点儿歌,响应速度比我手机的 Siri 还快,这水准放在三年前,我是绝对不信自主品牌能做到的。

前阵子去参观绍兴的吉利工厂,才明白这种品质提升不是偶然。车间里那些机械臂焊接车身时,误差能控制在 0.3 毫米以内,比头发丝还细。质检员拿着放大镜查漆面的样子,比我老婆挑化妆品还认真。听说他们对零部件的检测标准,连供应商都觉得 “太较真”,但这种较真带来的好处,就是 J.D. Power 报告里,吉利连续三年在自主品牌里排第一,百车故障数比某些合资品牌还低。

当然了,夸归夸,该说的缺点也得提。同事那台博越在市区堵车时,油耗确实能跑到十个多,比官方数据高不少;还有朋友的帝豪 1.5L,夏天开空调超车时,总感觉油门踩下去要等半秒才有反应。不过这些问题在新款车型上改善不少,像星瑞的油耗就控制得挺好,动力响应也更利落了。

现在每次有人问我十五万左右买啥车,我总会推荐吉利的几款车型。不是说它完美无缺,而是这个价位里,能把安全、舒适、智能做得这么均衡的,真不多见。看着小区里越来越多的吉利车,想起十年前大家对国产车的偏见,突然觉得这种转变挺让人感慨的 —— 当一个品牌愿意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如果你最近也在看车,不妨去 4S 店试试吉利的新款车型。或许就像我那位开博越的表弟说的:“现在的国产车,真不是当年那回事了。” 这话虽然简单,却道出了很多车主的真实感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