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新车申报,特斯拉Model Y L和华为尚界H5齐上阵
工信部那边前两天又放出一批新车的申报信息,397批次。每年这会儿我都得琢磨半天:今年到底谁能抢到头条?翻来覆去,这回真是啥都有,从特斯拉到华为、再到别克、奇瑞、比亚迪……甚至五菱和星途也没落下。
先说那个传了很久的“6座Model Y”,这回真的来了。官方名字叫Model Y L,说是秋天见。我邻居老刘去年还在群里调侃,说7座版后排只能塞只狗,现在好了,新版本直接把长度从4797mm拉到了4976mm,轴距也跟着涨——3040mm,比他家那台小米YU7大一圈。电机功率嘛,据销售顺嘴提过,比现款高点,从331KW涨到了340KW,不过整备质量也重了不少。据说百公里加速4.3秒,还行吧。但最关键还是第三排空间,这次应该不至于让人跷二郎腿都费劲了。我朋友试驾海外版回来吐槽头顶顶棚压得慌,这代估计能缓解点。价格师傅们私下聊,大概率35万封顶,不敢再高。
问界M8纯电这个事儿,其实挺多人盼着。有个做生意的大哥,每月接送客户就靠MPV,他一直等纯电出来。这台M8设计基本跟混动差不多,但据说配的是华为乾崑智驾ADS 4,还有192线激光雷达——老司机可能觉得这些花活没啥用,但实际开起来,高速变道什么确实轻松不少。800V平台+宁德时代100度大电池,续航能跑705km,我群里有兄弟自测过类似配置的车型,北京往返天津绰绰有余。不过要说高端纯电SUV,现在路上还真少见,毕竟补能和价格摆在那儿。
轮到尚界H5了,说白了就是“最便宜的鸿蒙智行”。中型SUV底子,上汽飞凡RC7打底,有增程还有纯电,两种口味随便挑。我看参数表的时候愣了一下:增程机还是1.5L自然吸气,小马拉大车不知道动力咋样。不过内饰那些科技配置全给你安排上,比如鸿蒙座舱、ADS 4之类,一水儿“华为标”。起步价15万左右,有点像当年我们追红旗H5时图个牌面。这波年轻人想尝鲜,可以考虑冲一把。
智己LS9最近在奶爸圈子里讨论挺热闹,一帮带娃党天天研究空间怎么利用最大化。这台LS9尺寸吓人——5279mm长、3160mm轴距,比理想L9还夸张。据维修师傅透露,他们首发钠锂混AB电池,就是那个续航超450km的新技术,不少搞新能源的小伙伴直呼狠招。如果后期保养方便的话,会不会带火“大容量增程”这个风潮?拭目以待吧。
别克至境L7让我想到以前单位采购君越时,那会油车造型偏商务,如今合资品牌终于肯玩新能源路线。这台L7外观比过去精神多了,中网封闭式,看着清爽些;而且激光雷达直接装屋顶,“Momenta”智驾方案加持,下雨夜路开起来省心不少(我同事体验过)。动力系统1.5T+驱动机组组合,据销售讲20万上下,要跟阿维塔06拼性价比。但话又说回来,这种车型二手残值未知数,有人担心以后换手难卖掉……
再聊聊Model 3+,其实就是后驱长续航的小改款,看外观几乎分辨不出来变化,只是在尾部多挂个“+”。主要升级在动力部分,把原来的3D7换成3D6后桥驱动器,从194KW提升到225KW,而且磷酸铁锂包变成LG三元锂。有位修理厂老李专门研究三元锂,说这种更适合北方冬天用,因为低温衰减小一点。当然啦,也有人担心成本上涨之后售价撑不上去,目前坊间猜测25万左右浮动。如果你常年城市通勤,对续航要求极致,可以等等看正式上市表现如何。
宋L GT其实是宋L EV进化来的,本质却从SUV转身轿跑,也是命名惹祸。当初插混SUV叫宋Pro DMi结果市场懵圈,如今GT主打运动感,全系听说要标配激光雷达、电机功率提升至230kW。我有个朋友喜欢性能操控,就盯着它等上市。他觉得比亚迪现在越来越愿意给“小众运动车”留出口气,而不是死磕走量模式。不过维修工地铁王师傅提醒一句:“运动轿跑日常维护贵,可别贪图刺激忽略养护。”
吉利银河星耀6悄摸上线,好像专门冲年轻家庭用户去的。从A7/L6演变而来,用的是最新EM-i系统(发动机1.5升配合驱动),起步价据微信群流传七八万元档位。“奔驰AMG脸”的格栅倒是真唬人,在南方县城偶尔还能看到银河系列出租司机用它载客。他们反映油耗低、省钱,但智能驾驶功能更新慢一点,经常需要进店刷固件才灵敏些……
奇瑞风云T8之前前脸被吐槽太犀利,新出的T8L干脆简约路线,中网收敛、大灯贯穿式。一位安徽本地技师评价:“这才像家用车!”轴距扩展到了2825mm,据称第二排坐仨成年人腿脚宽松很多。而且依旧坚持1.5T插混结构,相较老款贵不了多少。本地小镇公务员喜欢买这种耐造皮实,又不用担心售后找不到地方修理。
五菱星光560也是典型中国家庭思路——硬派越野前脸掩盖下,其实骨子里还是家用属性。不仅提供燃油/插混/纯电三套方案,还可以选五座或七座布局。一提起宝骏560,当年可是哈弗H6死对头,如今五菱借名字重出江湖,也是怀旧情怀使然。据村口汽修铺老板娘讲,她隔壁村已经订了一辆准备婚礼接亲,“空间够大,人坐得舒服”。
星途E05算凌云的增程版,两者尺寸几乎一样,就是把传统燃油玩法搬进新能源赛道,加装地平线芯片做辅助驾驶系统。“搭载1.5T增程器,以后的保养周期可能缩短,”西安某技校老师曾经这样分析过。他个人更看好这种既省油又不用充太频繁的新物种,如果定价控制住,会成为中产家庭第二辆主力通勤选择之一?
卡罗拉锐放改完新脸之后,更贴近新能源审美,无边框格栅显得洋气但气场弱了一截。本市一家丰田4S店销售经理聊天时无奈表示:“2.0升发动机照旧,该省的钱咱不能乱花。”非插混动力组合依然主打稳定可靠,对于追求颜值与经济性的年轻消费者多一个选项总归没坏处。不过对于真正热爱驾驶的人它始终缺乏那么点激情味道罢了……
最后补一句,下半年还有锋兰达、小虎瑞虎、新唐DMi这些陆陆续续冒泡,包括烈马搞新能源版什么,都快挤爆朋友圈相册,到时候谁家买哪款,又是一堆故事可以吹牛皮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