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及摩托车易损件,众多摩友便会纷纷列举:火花塞、正时链条、空气滤清器壳体、进气软管、缸线、气门调整螺丝以及油底螺丝等。确实,摩托车的配件繁多,且同一配件往往存在多种型号尺寸,这也使得摩配具有相当的通用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特定配件可能并不具备互换性。若将整辆摩托车拆解开来,其上的配件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对于那些经常自驾出游的摩友们来说,掌握一定的摩托车维修保养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摩托车上的易损件繁多,主要包括火花塞、正时链条、空气滤清器壳体、进气软管、缸线、气门调整螺丝、油底螺丝等。此外,还有电池、皮带、轮胎、内胎、链轮、灯泡、轴承、纸垫、油封、链条、机油滤芯、进气管、反光片、机油泵等众多配件。同时,空滤器及其滤芯、碟刹片、刹车蹄块、垫圈、启动电机、磁电机等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易损件。此外,化油器、离合器及其片、脚踏启动器、超越离合器等也是摩托车上不可或缺的部件。
2
摩托车易损件详解:火花塞
摩托车发动机的动力来源于燃料燃烧,而汽油在高温环境下难以自燃。此时,火花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承接高压导线送来的脉冲高压电,通过放电击穿火花塞两电极间的空气,进而产生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燃油混合体,确保发动机的正常点火与运行。然而,许多车主误以为火花塞只有在车辆无法启动时才需要更换。实际上,火花塞也有其特定的使用寿命。超过这个期限,即使火花塞仍能点火,其点火力度也会减弱,可能导致燃烧室积碳。一般来说,原装火花塞的使用寿命约为12000公里,而高级铱金长效火花塞则能持续30000公里。
3
行车时若发现发动机出现断火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火花塞电极间连碳所致。此时,应拆下火花塞并清除其极间的积碳。同时,观察火花塞电极的颜色可以反映化油器的供油情况:若电极呈白色,表示混合气过稀;若电极呈黑色,则混合气过浓;若电极呈浅棕色,则混合气浓度适中。
在安装火花塞时,只能使用一个密封垫圈,并需使用专用扳手适度旋紧。对于不同尺寸的火花塞,旋紧力矩有所差异:10mm火花塞为14.7N,12mm火花塞为24.5N,14mm火花塞为29.4N。若用力过小可能导致漏气,而用力过大则可能损伤缸盖螺纹。此外,火花塞电极间隙应保持在0.6~0.7mm之间,可用塞尺进行检查。若发现电极烧损,应及时调整间隙或更换火花塞,以防电极脱落引发拉缸事故。
4
火花塞的寿命通常为6000公里。在更换时,必须选用符合原机要求的型号,避免随意替换。此外,每行驶1000公里,就应对火花塞进行积碳清理,清理过程中严禁使用金属刮片、金属刷子或火烤,而应采用木签进行清理。
接下来,我们谈谈摩托车发动机上的另一易损件——油封。油封对机体的密封性能至关重要。然而,随着摩托车的使用,油封可能会逐渐老化,或者与轴和机体座孔的配合出现异常,导致渗油现象。由于摩托车在高速运行过程中,机体外壳不可避免地会沾染灰尘、泥土等杂质,这给准确判断油封渗漏的位置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5
摩托车易损件三:活塞
摩托车活塞是发动机中容易受损的部件之一。当发动机温度升高,加大油门后车速却变慢,这可能是活塞拉伤所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车,拆下缸盖进行检查。若发现活塞有轻微拉伤,可用细油石或细砂纸打磨拉伤处,并用汽油彻底清洗。在继续行驶前,应先用低速进行试车,观察发动机的温度变化,确保不过热后再正常行驶。
安装活塞时,偏缸检查至关重要。在不装活塞环的情况下,将活塞放入汽缸,使其处于正常工作时的上死点位置。仔细观察活塞销的方向以及活塞与缸体间的间隙是否均匀。使用塞尺进行详细检查,若左右间隙差超过0.05mm,则可能出现敲缸现象,这样的活塞不宜使用。
6
二冲程发动机的活塞上设有换气口,其结构较为脆弱,容易发生变形。因此,在维修和拆装过程中,必须小心轻放,严禁使用锤子敲打。安装活塞销时,应采用手推的方式,若发现难以推入,可将活塞加热至100℃,然后再进行安装。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活塞销放入冰箱冷冻,待其冷却后再进行安装。
在安装活塞销之前,务必在活塞销表面涂抹机油,并清除积碳。摩托车行驶每满3000公里,就应对活塞顶、活塞环槽以及活塞裙部的积碳进行清理。清除时需注意,避免使用金属刀刮擦,以防刮伤活塞表面。建议使用汽油将积碳泡软后,再用木签小心去除。有条件的可以将活塞放入水玻璃中煮沸,这样能更有效地清除积碳。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摩托车另一易损件——活塞环的保养与维护。活塞环是发动机燃烧室的关键密封件,其密封面包括外圆表面、上下侧面以及开口端面。对这些密封面的维护要求将决定发动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7
在安装活塞环时,首先需要检查其开口间隙。将环放入缸体内,其间隙值应控制在0.05至0.15毫米之间。若间隙过小,可以使用锉刀进行适当修整;若间隙过大,则该环不宜使用。同时,要确保外圆表面与缸体配合时的漏光度较小。可以将环装入缸体内,中间用硬纸板挡住后用灯光检查,若发现开口端两侧漏光,则表示此环无法使用。此外,还要检查上下两侧面是否平整且无磕碰伤痕。
接下来,将活塞环装入活塞环槽之前,需先放在玻璃上检查其是否翘曲。若发现翘曲现象,则该环不宜使用。随后,将环平稳装入环槽,并尝试转动,以确保能够灵活转动。此外,环槽与环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间隙,即0.01至0.02毫米。
在拆装活塞环时,应使用专用工具或尖嘴钳子,以避免折断活塞环。同时,在将环装入环槽前,需涂抹机油以起润滑作用。另外,每道活塞环都应装回原来的环槽内,不可随意变换位置。若发现活塞环的开口间隙超过0.5毫米,应及时进行更换,以防止燃气窜入曲轴箱并损坏轴承。
8
摩托车轮胎的更换周期通常在15000公里至2万公里之间。在摩托车到维修站进行保养时,我们都会对轮胎的气压进行仔细检查,因为气压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一旦轮胎花纹深度低于1.6毫米或明显磨损到安全标识,车主必须立即更换轮胎,因为它可是摩托车上至关重要的易损件。
此外,摩托车的制动器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易损件。如果制动距离超出了说明书上的规定,那么就需要拆下制动蹄,仔细检查制动蹄与制动毂内径之间的接触面积。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使用细锉和砂纸来打磨制动蹄面,以确保蹄面与制动毂的接触面积至少达到总面积的80%。同时,要确保蹄面与毂面保持清洁,无油污。频繁使用制动器,尤其是在下坡时,需要注意制动器的温度,过高时应及时停车降温,以防烧坏蹄面。雨天行车时,制动器进水会导致制动力下降,因此应低速行驶以确保安全。
9
摩托车的前制动握把通常设有10至20毫米的自由行程,而后制动踏板则为20至30毫米。在无制动状态下,车轮应能轻松转动。大修时,制动蹄面通常需要更换,其允许最小厚度通常规定为1.5至2毫米。若发现制动毂内表面有深磨损痕迹,可经车削处理后,换上加厚的制动蹄面。
此外,摩托车上还有一关键易损件——断电器。断电器负责控制点火时间,其定、动两触点应保持平行且完全接触。触点表面必须清洁,无油污和杂质,同时油毡处要保持润滑。每行驶1000公里,应添加适量机油,并确保机油不会污染触点。若行驶中发现点火不正常,可能是由于断电器触点被污染或烧蚀所致,此时可用油石或砂纸进行打磨。有时,断电器触点的松动也会影响点火,此时应拆下触点并重新铆接。
10. 若断电器触点经常烧蚀,则可能电容器已损坏,需及时更换。行驶中若发现发动机运转无力,可能与断电器触点间隙过小有关,此时应使用塞尺检查并调整触点间隙至0.3至0.4毫米之间。调整后,务必重新校准点火时间。
摩托车易损件九:空气滤芯
与汽车相似,摩托车也有三滤。由于摩托车机油和汽油采用滤网方式进行过滤,因此这两者的滤网只需定期清洗即可。然而,空气滤芯则需定期更换,以确保发动机能够顺畅呼吸。通常,空气滤芯建议在行驶7000至10000公里后进行更换。若车辆使用地区的空气污染严重,更换时机需提前。虽然车主可以尝试节省开支继续使用旧空气滤芯,但长期来看,因此导致的油耗增加可能远超过更换新滤芯的成本。
11. 摩托车易损件九:牙盘链条
摩托车的牙盘链条通常能够承受超过10000公里的行驶里程。然而,许多跨骑车车主往往忽视了对链条的调节与保养,这可能导致在行驶过程中发生脱链事故,轻则变形链条,重则损坏发动机链条盖,甚至引发摔车事故。因此,牙盘链条的调节至关重要,理想的上下摆动幅度应控制在约一厘米以内。当链条使用超过10000公里,或牙盘齿呈现尖刀状时,就必须及时更换牙盘链条,以确保安全与性能。
12. 摩托车易损件十:摩托车缸体
摩托车缸体是影响摩托车使用寿命的关键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应特别留意保持空气滤清器的滤清效果,以防止灰尘进入缸体导致早期磨损。严禁不装空气滤清器行驶或长期不清洗空气滤清器。当发动机功率显著下降,耗油量明显上升,且缸体内表面有明显磨损痕迹时,就需要考虑是否需要搪大缸径并更换加大号活塞。在搪缸时,应遵循一定的尺寸范围,并在完成后仔细清理和涂油。搪后的缸体与新活塞的配合间隙应控制在0.05至0.07毫米之间,以确保缸体的正常工作与寿命。
12. 新车磨合至关重要。新缸体表面尽管粗糙度精度高,但其微观结构仍存在不平整。在新车磨合期,随着负荷的逐渐增加,这些表面凸起部分会被逐渐磨平,从而延长缸体的使用寿命。若忽视磨合,直接使用最大负荷,可能导致缸体表面拉伤。经过良好磨合的缸体,其寿命可轻松达到8万公里以上。
同时,定期清除积碳也必不可少。二冲程发动机通过汽油与机油的混合燃烧来提供动力并实现润滑。机油燃烧后,会在燃烧室内产生大量积碳。若不及时清理,这些积碳可能脱落并进入缸体,导致缸体损坏。因此,建议每行驶1000公里就清除一次缸盖及活塞顶部的积碳。
此外,摩托车的灯光、转向灯泡、组合开关、组合插头、保险、电瓶、轴承以及车漆等都是易损部件,也需要车主们细心呵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