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好几个朋友问我,20万出头想买台体面又实用的新能源轿车,有没有啥推荐?说实话,以前我真得挠头,国产堆配置,豪华品牌玩情怀,合资好像就卡在中间不上不下。可现在不一样了,别克至境L7一出来,感觉整个市场都“支棱起来”了。这车一亮相,我第一反应是:合资电车,这是要“打脸”所有人啊?以前说合资电动慢半拍,现在看来,人家是憋着放大招呢。
先说说这车为啥让我这么上头。外观上,别克至境L7真不像传统别克。以前的别克,稳重有余,年轻不足,开出去像“买菜车”附身。可这台L7,线条流畅,前脸封闭式设计加上贯穿灯带,晚上一亮,“灯厂”既视感直接拉满。风阻系数据说做到0.22Cd,这数据在同级里顶呱呱,不仅省电,高速还稳。车身侧面修长,溜背造型有点GT的味道,后排头部空间也没牺牲,这设计,真挺讲究。开这车出门,绝对不是“走路摇头晃脑”那种浮夸,但那种低调的高级感,懂的人自然懂。
坐进车里,我差点以为自己进了某新势力的展厅。三块大屏一字排开,中控+副驾娱乐屏+全液晶仪表,科技感直接拉满。用的还是高通骁龙8155芯片,操作丝滑,语音识别也快,说“我有点冷”,空调立马调温度,反应比我家狗还快。座椅是真皮的,加热通风按摩全配齐,这价位,这配置,简直是“真香”警告。空间表现也够意思,轴距超过2米9,后排跷二郎腿没问题,中间地台几乎全平,坐三个人也不挤。要是跑长途,后排放倒能拼个大床,妥妥的“床车”潜力股。
动力这块,别克至境L7走的是增程路线,这招太聪明了。纯电跑200公里,日常通勤完全够用,电费比油费便宜多了,燃油经济性杠杠的。跑长途呢?不怕,增程器启动,续航直接干到1300公里,彻底告别里程焦虑。百公里加速7秒出头,不算是“驾驶玩具”级别的猛兽,但城市超个车、高速并线,动力随叫随到,够用又不激进,适合大多数家庭用户。底盘调校是别克的强项,美系车一向注重舒适性,这车过减速带滤震很到位,细碎震动基本隔绝,跑高速又很稳,有种“上桌第一个动筷”的从容感。
说到智能化,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这些都有。我试驾时特意上了高速,开启NOA,车子自己变道、超车、进出匝道,整个过程流畅自然,比我某些朋友开车还靠谱。这说明别克的三电技术和智能算法,真不是“老咕噜棒子”那套了,完全是冲着主流玩家去的。而且车机支持OTA升级,以后功能还能不断进化,不像有些车买来就定型了。
那它有没有对手?当然有。比如比亚迪汉DM-i,这可是“国民神车”级别的存在。优点是技术成熟、保有量大、售后方便,销量常年霸榜。但缺点呢?内饰设计相对保守,智能化体验虽然够用,但跟新势力比还是差点意思,尤其是车机流畅度和语音交互。再看小鹏P7i,智能化和操控是强项,百公里加速更快,自动驾驶能力更强,妥妥的“驾驶玩具”。可问题在于,品牌力相比别克这种老牌合资,还是稍弱一筹,而且纯电续航焦虑在长途场景下依然存在。
这么一对比,别克至境L7的优势就出来了:它既不像传统合资那么保守,也不像新势力那么激进,而是走了一条“稳中求进”的路线。品牌有底蕴,设计够新潮,配置很厚道,续航无焦虑,舒适性还拉满。特别是对于那些既想尝鲜新能源,又舍不得合资品牌可靠性的家庭用户来说,这车简直就是量身定制。以前说合资电车“跌冒烟了”,车主“气的蹦起来”,现在L7一出,感觉天都“支棱”回来了。
安全性方面,这车也没含糊。车身结构用高强度钢,气囊给到6个,还有L2级辅助驾驶保驾护航。碰撞测试成绩虽然还没公布,但别克一贯在安全上不抠门,大概率不会差。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在过弯时介入及时,不会让你觉得车要“飘”起来,安全感十足。
你说它有没有缺点?肯定有。比如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声量,暂时还比不上比亚迪、特斯拉这些“车界网红”。再比如,虽然车机流畅,但应用生态可能不如华为、小米那么丰富。可这些,对于一台主打家用、舒适、靠谱的车来说,真的致命吗?我看未必。
别克至境L7的出现,像是在20-30万增程轿车市场里,突然插了一杆大旗。它补齐了合资品牌在这一细分市场的空白,也让消费者多了一个“真香”的选择。以前总觉得合资电动慢半拍,现在看来,人家是准备好了才出手。这波操作,你怎么看?
这样的别克至境L7,你会考虑入手吗?如果是你,在汉DM-i、小鹏P7i和这台L7之间,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