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向来在中国市场一直不走“尺寸取胜”路线,而是主打可靠耐用的家用定位,所以当车长达到5145mm、轴距3110mm的Grand Highlander官图放出来时,朋友圈瞬间炸锅。毕竟现款汉兰达车长才4950mm,轴距仅2850mm,两者差距一眼可见。再配上最新的2.4T+电机混动系统,丰田这次可以说已经拼尽全力了,也可以说彻底豁出去了!
先看现状。2024年1-6月,合资中大型SUV板块里,大众途昂销量为31928台,福特探险者为9817台,日系阵营基本空白;同一时期,汉兰达月均销量只有4316台,明显吃力。不少消费者在终端抱怨:30万想买台三排大车,选择太少。所以Grand Highlander的出现,某种意义上正是丰田对“缺位”问题的直接回应。
问题在哪里?一句话,空间焦虑和动力焦虑。网友吐槽“荣放拉长”并非空穴来风,很多人担心尺寸放大却依旧2.0L自吸那一套。丰田显然意识到这一点,给出的解决方案很直接:2.4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243kW(约330马力),电机加持后综合功率362马力,0-96km/h加速6.3秒,同时提供2.5L THS混动和纯燃油3.5L V6多种版本。这样一来,既覆盖了北美高速巡航需求,也照顾了国内油耗法规,策略算是四面逢源。
接下来拆解产品力。动力说完,看底盘。Grand Highlander依旧基于TNGA-K平台,但前麦弗逊+后E-Multi-Link多连杆经过重新调校,配备电子控制四驱系统,后桥可瞬时分配80%的扭矩。官方没有公布接近角与离去角,不过离地间隙提升到了205 mm,比汉兰达高出15 mm,轻度越野足够了。值得注意的是,混动MAX版本还追加了Trail模式,电子限滑更积极,适合沙地和雪地。
尺寸表现是这台车的主菜。514519981766 mm的三围在同级别里只比红杉稍小,但却把第三排腿部空间做到了711 mm,比途昂的680 mm还长31 mm。丰田官方用7个登机箱做演示,第三排立起依旧能全部放下,这一点确实有说服力。第二排提供独立航空头枕座椅,通风/加热一应俱全,滑轨行程220 mm,可在家用舒适与装载极限之间自由切换。内饰部分则是争议焦点。热门评论普遍质疑“内饰太廉价”,我现场看了北美实车,用料依然以硬塑为主,但12.3英寸中控、JBL 11扬声器、64色氛围灯、1500 W外放电源这些配置确实补齐了科技短板。说它“糊弄s/b”未免苛刻,但相比理想L8的双15.7英寸大屏、奔驰GLE的MBUX环抱座舱,确实还有可提升空间。
价格同样关键。美国市场Grand Highlander起售价43905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1.8万元;顶配Hybrid MAX AWD版本57995美元,约42万元。再参考汉兰达国内指导价26.88-34.88万元,国产后Grand Highlander很可能把起步价放在32-33万元区间,直接对标途昂380TSI四驱豪华版的32.5万元。价格已经可以和大众途昂一较高下了,再加上丰田的混动招牌,对合资对手形成压制。但别忘了,问界M7智驾版最近优惠后起步29.8万元,理想L8 Air也只需32.18万元,智能化体验是丰田暂时拿不出的筹码。
值得一提的是,Grand Highlander将同步投产广汽丰田增城工厂,规划年产能6万辆,最快2025年一季度上市。如果供应链爬坡顺利,丰田在合资阵营“缺席”的中大型SUV细分市场,终于有了一把趁手的长刀。不排除未来再加入2.4T PHEV,把百公里油耗干到2升以内的可能性。
最终怎么评价?从空间到动力,Grand Highlander显然针对汉兰达用户升级需求而来,外观硬朗、第三排可用、电控四驱加持,产品力的确全方位补位。但内饰用料与智能座舱依旧守旧,跟新势力比体验差距肉眼可见。30多万预算,您会选一台“加大号汉兰达”,还是转身投入新能源品牌怀抱?对于丰田Grand Highlander,您有什么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