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奥拓只值一元钱,车型没跟上节奏,消费观念早变了

亏得当年铃木奥拓风光无限,如今只值一块钱,谁能想到连种地的羊都不敢这么快“贱卖”自己。这事要是讲给村里的三嫂听,估计她都得感叹一句:这年头,啥都能掉价,连小时候家门口的明星牌子都落魄了。但铃木这一出“白菜价退场”到底怎么变成现在的样子?到底是谁把这个昔日王者“掐灭”的?

故事说起来也不复杂。早些年,铃木想在中国种下一棵汽车树,那会儿讲究的都是“小巧玲珑,经济实用”。奥拓、北斗星,家家户户谁没摸过、看过、开过?上世纪九十年代,谁家要是有辆奥拓放门口,邻居小孩都能多来两次串门。五十万台奥拓,七十二万台北斗星,真不是吹嘘,这数据搁现在也足够让“网红主播”跑断腿。但“神话”终究是神话,等到2018年,铃木的股权直接被长安用“一元钱”收走,像是市场丢了最后一粒骨头,连个完整的回声都没有。

问题出在哪儿?咱们得掰碎点说。2010年以后中国人钱包越来越鼓,手里的钱多了,买车那可不像以前,只看“能不能开”,更多的是盯着“开出去有面儿没”,空间够不够,配置高不高。数据一查,这八年里SUV的市场份额从10%多涨到40%,微型车呢?直接一路下坡,从快两成跌到5%。这不等于有人忙着买“大房子”,而小平房渐渐没人稀罕了?铃木偏偏还是守着自己的“小屋战略”,眼看大家都往“大户型”奔,它还在小型车上死磕,咋一看像是书呆子教条主义,现实里这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铃木奥拓只值一元钱,车型没跟上节奏,消费观念早变了-有驾
铃木奥拓只值一元钱,车型没跟上节奏,消费观念早变了-有驾

铃木为啥这么“轴”?不是没人提醒,它在日本本土、小小的街道、挤挤的停车位,小车肯定好用啊;印度那边也一样,经济还在发展的阶段,谁买车都考虑省钱。但是中国变了呀,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一万九千多奔到2018年快四万块了,有钱买大车,换大座,交朋友都显得自信。所以“面子消费”,真不是笑话,这一点已经成了汽车市场的铁律。

其实铃木的小车也不是没优点,油耗低、质量稳定、在某些年头确实是“白菜价买到好车”,可惜啊,时过境迁。中国人要的已经不止这些了,大空间、多功能、智能化、还有点身份象征。铃木跟不上,这才是核心原因。

更尴尬的是,铃木的车型更新慢得离谱。举个例子,奥拓第一代出来,咱中国生产了十三年才换新,这期间国外都换了五次,国内的消费者还得受着老一套,看的都腻了。北斗星也是,过了那么多年没换设计,用户心思都凉了。你说新东西不来,老东西泛滥,又怎么能不让人转头去试试别的牌子?后来的宝骏,谁不夸配置高,还给你配倒车影像、中控大屏,雨燕那阵子都没有ESP,像买衣服一样,别人家都新款上架,铃木还在甩尾货。中国的消费者可不是傻子,谁还愿意多掏钱买老款?

而且,铃木的品牌形象一直是“便宜实惠”,但这点优势在市场成熟后完全成了“劣势”。都说“穷人思维害死人”,那确实,很多人刚开始觉得省钱是王道,结果你一看那些SUV、高端轿车,开的都是“品质人生”。谁还看“小不点”那点体积?本田的CR-V,丰田的汉兰达都开始卖空间、卖质感,连自主品牌吉利、长安这些都玩上SUV了,铃木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结果连自己唯一一台SUV维特拉都没法和主流车型打。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市场竞争太狠了,别人家车型发得飞快,铃木多少有点吃老本。早年长安铃木销量22万,过了几年直接跌到3.5万,其实就是被宝骏、五菱这些新产品打懵了。五菱宏光直接用更大空间和低价,攻下了家用车和商用车的两座大山。宝骏310直接性价比杀手,雨燕都要靠边站。市场是属于那些能跟得上节奏的人,你不变,人家就把你变成“后备胎”。

说到这里,很多人猜铃木是不是也有点受政策影响?还真有。2010年后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一波接一波,谁2017年没新能源,基本等着淘汰。铃木就是那个没备好课的学生,看着别人家丰田、本田都搞混动,自己还在原地踏步。更尴尬的是,电动小车这么火,五菱宏光MINI EV、比亚迪海鸥都把“微型电动”玩出花来,铃木偏偏错过了,这不就是自己擅长的领域都没捞着?

铃木奥拓只值一元钱,车型没跟上节奏,消费观念早变了-有驾

说到底,铃木退场不是因为产品本身没用,而是市场变了,它没跟上。谁能想到当年“街头之王”奥拓现在成了儿时回忆?这事儿留给所有在中国混市场的外国品牌一堂生动课:在这里,昨天的经验都是浮云,谁能抓住中国人下一个想啥,谁才有机会活下去。

我倒想问问,大家伙儿是不是也有印象小时候家门口的奥拓,爸妈说那个省油,邻里之间串门都靠它?现在家里是不是已经换成大号SUV了?是不是也觉得这些老品牌要是不变,就只能变成历史?想聊聊你身边的“铃木故事”,或者对现在汽车换代有啥看法,不妨发评论一起八一八。下一个掉队的会是谁,下一波爆火的车型又会是什么,留给时间去打分吧。

到最后,铃木的教训其实很硬核:别管你多有经验,只要市场一变脸,你就得重新做功课。未来中国汽车游戏规则早改了,新能源、智能化、空间感这些,才是大家伙都看的路。铃木要再进来,不但得把车做大,还得把脑子做活,让科技和传统合伙。如果哪一天它真能K-Car和新能源结合,兴许还能蹦跶出来打一仗,但这可不是嘴上说说,真得有本事。这里不是啥都能靠“情怀”的地方,只有跟得上步伐,才有机会让自己的牌子再次亮闪闪。所以你要是还想看“变脸”的故事,点个关注,别让市场又偷偷摸摸变了,你却啥都没看见。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