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松口了?汽车关税直降10%,韩美亚经峰会敲定3500亿大协议!

刚下飞机,金正官一句话亮了眼。20号下午,他在首尔的记者会上直接说,“美国并未要求全现金投资”,这话一出,韩国舆论那是松了口气。毕竟这场对美3500亿美元的投资谈判,差点要把韩国的外汇池掏空。

美方终于同意,不再强行要求韩国全额现金支付。这算是韩方最大的突破。金正官还补了句,双方已经就“不加重韩国外汇市场负担”达成共识。这意思很明白:美方态度软了,韩方暂时稳住了。

真要是全现金,韩国的日子恐怕就要出事。到2025年1月底,他们的外汇储备只剩4110.1亿美元,已经创下4年7个月的新低。这时候还要吐出3500亿现金?那不就是再演一场1997年的剧本。金正官在讲这段的时候,脸上没笑,但语气很硬,说“维护经济安全是底线”。

美国松口了?汽车关税直降10%,韩美亚经峰会敲定3500亿大协议!-有驾

这话挺有深意。因为美方的胃口不小。起初,他们要求韩方一次性支付,还得让90%的投资收益归美方。你听着都觉得这买卖太失衡。难怪韩国舆论炸了,说这哪是合作,根本就是勒索。

谈判的过程一点都不轻松。韩方不得不拿出筹码。那个名叫“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的项目,就是韩国放出的王牌。韩国造船企业愿意在美国本土投数百亿美元,还带上了金融机构的贷款担保。这招挺巧,既能让美国高高兴兴搞产业振兴,又能让韩国企业在美国拿到订单。

这笔投资分两部分,一块1500亿美元投在造船合作,剩下2000亿铺开在半导体、核电、生物等战略产业。钱撒得够广,也够准。

美国松口了?汽车关税直降10%,韩美亚经峰会敲定3500亿大协议!-有驾

但问题也不少。比如美方打算给韩国车降关税,从25%降到15%。乍看是让步,但韩方原先希望能降到12.5%。韩国车企一算账,发现这差的2.5个点,可能就让日欧同行抢了风头。好处没拿够,竞争还在加剧,这口气难咽。

金正官这些天往返美韩,行程密密麻麻。回国后一开记者会,他还特意提到“我随时可以再赴美推进磋商”,其实是提醒华盛顿,韩国不怕谈,但得谈得明白。那种压价、逼签的手段,别再玩了。

外界都在看下一个关键节点,就是韩国庆州要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大家都在猜,届时韩美领导人可能直接会面,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敲定最后协议。如果真签了,那份联合声明级文件里,就得把投资规模、关税调整都写死。

美国松口了?汽车关税直降10%,韩美亚经峰会敲定3500亿大协议!-有驾

别小看这3500亿。它不光是钱的事,还牵扯一整套经济平衡。韩国要顾自己的金融稳定,美方盯的是投资回报,还想顺带推开农畜产品市场。美国在磋商里曾掏出老牌手段,让韩国开放大米和牛肉进口。结果韩方断然拒绝,说这关乎粮食安全,还拿出历史抗议照片放桌上。两边剑拔弩张,最后干脆搁置争议。

一句话,美国想得太多,韩国能给的有限。毕竟自家经济本就吃紧,外汇储备下降得快,通胀也抬头。要真硬掏那么多现金出去,汇市先炸。美方看着也知道,再逼下去,可能把盟友逼成雷区。

这场谈判其实挺有戏。外界都说是“实力不对等的博弈”,一句话掐出血。美国手里的筹码是市场和技术,韩国手里的挺脆,主要靠产业链价值。你看它现在组建跨部门协商机构,从通商资源部到央行都卷进来,就是怕哪条线松动。

美国松口了?汽车关税直降10%,韩美亚经峰会敲定3500亿大协议!-有驾

金正官这次是政治和经济双重救火。美方让步的背后,不是他们良心发现,而是现实在逼。美国产业政策正在收紧,得找安全的外部资金。韩国正好想搭美国供应链的快车,两家各取所需。问题是,车开得太快,一不小心就翻。

对韩国来说,这3500亿不是机会,是赌注。赌美方不会变脸,赌汇市能稳,赌国内舆论还能撑住。

媒体问他有没有信心,他没直接答,只说一句,“必要时可随时飞回美国”。听着像在说策略,其实更像是一句警告。谈可以,别逼急了。

现在留给他们的不多了。峰会前,双方团队应该还会对文本细抠。尤其是那些具体的收益比例、地方税收优惠,这些细节一点不能糊弄。要是谈崩,外资信心立刻掉。要是签太快,国内反弹更猛。

韩国汽车业这边已经开始打算盘,造船业那边在准备落实方案。金融机构则盘算贷款风险。全社会都在围着这3500亿转。银行家、记者、政客每个人都在问:这种规模的投资,到底是合作,还是负担?

有意思的是,美方为了让韩国买账,还打算在文件里写明“美韩伙伴关系新阶段”这种政治话术。听着像是好听话,但在首尔,这话越来越被人当成是“签了就套牢”。

往远一点看,韩国现在走得像钢丝。一边要靠美国稳定投资和技术供应,一边又怕被掏空外汇和市场主权。

所以,当金正官笑着说“我们不加重外汇市场负担”,其实是在告诉国内:钱还在,行情没崩。但背后的压力,真一点不小。

美方官员在记者会上还反复强调,投资要保障美国就业,还特别提到了造船业复兴。巧得很,这正是韩国拿来交换的名头。结果就是,彼此都要面子,各自满意一点,但都不完全开心。

APEC峰会临近,这笔3500亿的交易大概率得在会上落地。所有的数字、条款、得失都在那里见分晓。届时谁握谁的手,媒体拍下的画面,就能告诉外界一个信号,这场博弈,虽然同桌共餐,但谁吃得撑,谁硬撑着,还得仔细看脸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