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值爆表,夏日安全行车“降温”指南
随着全国多地进入“高温炙烤模式”,车辆爆胎、自燃、空调失灵等故障频发。为提升夏季行车安全,交警部门与汽车养护专家联合发布以下实操技巧,助您安心度夏。
首先,防爆胎是关键。夏季路面温度可达60℃以上,胎压异常易引发爆胎。出行前需在冷胎状态下检查胎压,确保符合厂商标准,同时观察轮胎是否有鼓包、裂纹或嵌入异物。若行驶中突遇爆胎,立即松开油门,双手紧握方向盘,采用“点刹”方式轻踩刹车缓慢降速,避免急打方向。
其次,防自燃也不能忽视。夏季务清空车内易燃物,避免放置在中控台等阳光直射处。老旧车辆需重点排查发动机舱线路是否老化、油管是否渗漏。发现冒烟或火苗时,先断电熄火,用灭火器对准火源根部喷射,同时拨打119求助。
此外,空调健康使用同样重要。暴晒后上车先降车窗通风1-2分钟,启动空调调至外循环模式排出热空气,再关闭车窗切换内循环制冷,温度建议设定在22-26℃。夏季需深度清洗空调管路,重点清理冷凝器叶片和空调滤芯,避免细菌滋生引发呼吸道疾病。
后,注意发动机散热和疲劳驾驶。定期检查冷却液液位,水温表超过90℃或提示“开锅”时,立即停车但勿立刻加水。连续驾驶白天不超过4小时,夜间不超过2小时,犯困时可开窗通风或停车活动腰腿。
夏季车辆养护需重点关注轮胎、油电路、冷却系统三大核心,同时配备灭火器、警示牌等应急工具。安全无小事,科学预防可避免90%以上夏季行车风险。
#每日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