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立而不行,与无法同。”
五一小长假将至,想到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就令人心情舒畅,即使拥堵也在所不惜!
然而,提到高速,公路上的速度限制问题,总让人觉得难以捉摸。
这不,网络上又因此事争论不休。
事情缘起于一位交警小宋的说法,他表示车辆在高速路上超速未超过20%时,不会被扣分,这有相关法规作为依据。
但他紧接着补充道,不扣分并不意味着不罚款,请各位驾驶员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结果,一位在广州务工的小刘听后表达了不满,直接反驳说自己之前在限速100公里的高速路上以115公里的时速行驶,仍然被扣分并处以罚款,质疑这项规定的可靠性。
究竟谁的说法更贴近实际?此事需要细细考量,其中存在不少值得关注的地方。
如果说小宋的说法有误吗?
从法规条文的字面意义上来看,似乎没有问题。
但关键在于这个“但”字。
不扣分,却要面临罚款,这好比医生告知你并未患上重病,但发现了一些小毛病,需要花费金钱进行治疗。
这种说法同样让人感到困惑和不安,不是吗?
关于高速公路速度限制,各地执行的标准确实存在差异。
正如小刘所说,一些地方可能采取相对宽容的处理方式,对于轻微超速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另一些地方则像配备了精密雷达一样,稍有超出就会被立即捕捉。
这不禁让人怀疑,是否有些地方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有意将速度限制设定得过低,甚至接近城市道路的水平?
请不要认为这仅仅是主观臆测,我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的一位朋友从事长途货运,常年与高速公路打交道。
他曾向我抱怨,某些高速路段明明路况良好,但速度限制却出奇地低,一会儿120公里/小时,一会儿80公里/小时,导致他驾驶时精神高度紧张,唯恐不小心超速。
那么,这种做法究竟是为了保障交通安全,还是另有其他考量呢?
这种让人难以捉摸的速度限制带来了诸多问题。
一方面,驾驶员难以掌握规律,只能凭经验猜测,或者依赖导航软件,反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另一方面,这也使得公众对交通法规的严肃性产生质疑。
明明是旨在维护交通秩序的规则,却让人感觉像是一个诱人上钩的陷阱。
本质上讲,高速公路速度限制的目的何在?
当然是为了保障行车安全。
然而,安全不能仅仅通过简单地降低速度来实现。
路面状况、天气条件、车辆类型等多种因素都应纳入综合考虑。
一成不变的速度限制,很可能适得其反,降低通行效率。
不妨看看其他国家的高速公路管理经验,例如德国不设速度上限的高速公路,以及美国各州的州际公路,它们的车辆行驶速度并不慢,但交通事故发生率却并不高。
原因在于,它们拥有完善的道路设计、严格的驾驶员培训体系,以及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我们的高速公路管理是否也能借鉴这些经验呢?
不要仅仅关注罚款收入,而应更多地投入到改善道路质量、强化安全知识宣传等方面,使广大驾驶员能够从内心认可并遵守交通规则,这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小刘的个人经历也提醒我们,驾车出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切勿心存侥幸,试图寻找规则的漏洞。
记住,安全才是通往家的最短路径。
期望未来有一天,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能够更加人性化、科学化,让大家在享受高速通行便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安全与踏实。
这才是我们共同期盼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