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色列的汽车市场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值得咱们好好聊一聊。
话说到了2025年第二季度,整个以色列的新车销售情况可以说是相当不乐观,整体市场像是被踩了一脚急刹车。
具体到6月份,销量跟去年同期一比,直接少了超过三分之一,具体数字是下滑了34.4%,总共也就卖出去1.7万辆车。
这个数据让上半年整体的增长也变得微乎其微,只勉强增加了2.9%。
在这样一个大家都不太想花钱买新车的大环境里,按理说所有汽车品牌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可偏偏有一股力量不仅没受影响,反而还在逆势往上冲,这就是来自咱们中国的汽车品牌。
我们先来看看那些传统大牌子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常年排在第一名的丰田,虽然位置还在,但销量也实打实地掉了差不多三成,达到了29.3%的跌幅,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韩系的现代和起亚,一直以来都是以色列市场的强者,这次也感受到了寒意。
现代的销量跌了17.6%,排在第三,而起亚更惨一些,跌了32.4%,排在第四。
欧洲车那边也一样,比如斯柯达,销量下滑了32.1%,可以说,无论是日系、韩系还是欧系,这些老牌劲旅们都遇到了不小的麻烦,日子普遍不好过。
然而,就在这片萧条的景象中,中国汽车的表现就显得格外亮眼了。
最让人惊讶的,可能就是一个叫Jaecoo的品牌和它的J7这款车。
很多人可能对这个牌子还不太熟,它其实是奇瑞汽车推出来的一个新品牌。
这款Jaecoo J7,在2025年第二季度,一个季度就卖掉了4450辆,这个成绩直接让它坐上了季度销量冠军的宝座,市场份额占到了7.2%。
更厉害的是,它还顺势拿下了整个上半年的销量总冠军。
要知道,之前长期占据这个位置的可是现代Kona这样的热门车型。
Jaecoo J7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抓住了以色列当地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
首先是外观设计很新潮,看着就很有档次;其次是空间非常大,能满足一家人的出行需求;最关键的是性价比高,用更少的钱能买到更多的配置和更大的空间,这对于在市场不景气时捂紧钱包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Jaecoo J7的火爆,也带动了它所属的捷途品牌整体排名的飙升,一下子冲到了全以色列第六的位置。
当然,中国品牌的强势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一款车上。
它的母公司奇瑞,表现更是堪称现象级。
在第二季度,奇瑞品牌本身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0.7%,销量和去年同期相比暴涨了75.4%,一举超过了现代和起亚,成为了仅次于丰田的以色列第二大汽车品牌。
奇瑞的成功也不是靠运气,而是靠着一系列有竞争力的产品。
除了Jaecoo J7这个大功臣,奇瑞自己旗下的“瑞虎”系列也全面开花。
比如,奇瑞瑞虎8 Pro这款中型SUV,在第二季度卖了2473辆,在所有车型里排到了第三名,把丰田卡罗拉Cross这样的老牌选手都甩在了身后。
还有尺寸小一点的瑞虎7 Pro,也卖了1668辆,排在第八。
在销量榜前十名里,中国品牌就占了四个席位,除了Jaecoo J7和上面提到的两款瑞虎,还有小鹏G6。
这说明中国车企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单打独斗的模式了,而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产品矩阵,尤其是SUV领域,从大到小,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上,中国品牌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虽然整体市场波动也影响到了新能源车的销售速度,但像小鹏、比亚迪、极越这些品牌,依然保持着增长的势头。
小鹏汽车可以说是强势反弹,它的G6车型因为出色的设计和智能化体验,非常受市场欢迎,季度销量达到了1381辆,成功挤进了车型榜前十。
小鹏整个品牌的销量更是同比暴涨了218%,这个增幅非常惊人。
比亚迪虽然整体销量因为市场大环境有所下滑,同比下降了45.2%,但它依然稳住了品牌榜第七的位置。
它的主力车型海豚和宋PLUS,依然是市场上的畅销款,分别卖出了1070辆和833辆,保持在前二十名之内,这说明比亚迪在以色列已经建立起了稳固的品牌基础和用户口碑。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的中国品牌也开始崭露头角,比如极越和深蓝,虽然目前销量还不大,一个卖了83辆,一个卖了136辆,但它们作为首次上榜的品牌,展现了极快的增长潜力,也证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后备力量非常雄厚。
中国汽车的全面挺进,给那些传统的主流品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压力。
过去在以色列市场很受欢迎的欧洲品牌,比如斯柯达、雪铁龙、标致、雷诺,在这个季度普遍都经历了超过30%的销量下滑。
即便是实力强大的日韩品牌,也开始感受到来自中国SUV和电动车的激烈竞争。
这种变化说明,以色列消费者的购车观念正在发生改变。
他们不再只迷信传统大牌,而是越来越看重车辆的实际价值,包括设计、空间、配置、技术以及价格。
而中国汽车恰恰在这些方面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从过去单一地依靠新能源车打开市场,到现在燃油、混动、纯电多条腿走路,产品线越来越丰富,竞争力也越来越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