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隐藏式车门把手成为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车型的“标配”,因科技感、降低风阻的卖点受到车企热捧。然而,低温冻结、事故救援困难、误操作等问题频发,给安全埋下隐患的种子。近日,工信部公开征求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意见,将重塑行业标准——从“科技感至上”转向“安全优先”。
隐藏式车门把手问题隐患
市民侯女士去年底刚换了一辆国产新能源汽车,靠近车边门把手会自动弹出。此前使用特斯拉轿车5年,长条式门把手需要按压左侧,右侧弹起,再拉开车门。这样的设计,几乎每年冬天都会遇到几次车门把手被冻住无法打开的情况。
主要是在冬天最冷的那几天,会有这种情况。因为特斯拉的门把手要摁左边右边才会翘起来,刚刷完车有水,出了室外把手立马就冻上了,再开车的时候就摁不下去,右边不会翘出来也不会拉开车门。“尤其是下雪天最严重,就是我又要‘咔哧’挡风镜,然后又要‘咔哧’把手。把手‘咔哧’完,还得往里一顿吹,不吹它冰不化。完了我还得拿牙签啥的抠哧它那个缝,它才能摁进去开门。没有个10分钟出不去。”侯女士说。
特斯拉门把手开启方式/来自网络
特斯拉门把手冬天被冻冰/来自网络
对比之下,侯女士新车的门把手去年冬天使用正常。不过,遇到信号不好的时候,无法实现靠近车门自动弹出门把手,需要打开手机操作开车门。
“网速这个东西不可控的,有的时候我不想开门的时候,我在它旁边走,它反而弹出来了,但有的时候我想打开车门,它反而就不自己出来了,我还得用手机操作一下。”侯女士说。
隐藏式门把手/来自网络
隐藏式汽车门把手最初是为了塑造车身线条,同时减小风阻,早年专属于赛车或者豪华车。2012年,特斯拉推出全球首款采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的电动车,这个 设计逐渐被固化为电动汽车的身份标签之一。
一位新能源汽车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隐藏式车门把手对改善风阻效果有限,主要是为了体现科技感,让车看起来更现代时尚。影响风阻,其实在数据这方面肯定会有影响,但其实日常使用的话也不会开那么快,风阻差个几公里。现在基本上电车都是隐藏式门把手,因为主要就是做美观,外观比较好看。
隐藏式门把手/来自网络
而随着隐藏式门把手逐渐出现在更多主流车型上,也随之暴露出更多车门无法弹出、传感器失灵等问题。
汽修专家邵青说,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的结冰状态,门把手可能会无法弹出;北方地区的尘土大,时间长了泥土尘土可能会影响伸缩式门把手的正常弹出,或者增加阻力,给门把手造成故障。再一个,伸缩式门把手科技感过强,结构过于复杂,过度的依赖电力、电机这些部件,也就增加了故障率。
隐藏式门把手三种类型/来自网络
隐藏式门把手北方冬天容易被冻住/来自网络
同时,在使用方便性上,不少车主表示,还是觉得传统机械式车门把手更直观、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有的车主遇到过隐藏式的门把手,刚开始我第一次感觉不知道找门把手、怎么去开,结果看了好一会儿才找到开启的方法。有的遇到感应式的伸出来了,有的还是属于纯机械手去按才能打开,基本都需要几秒钟的时间打开车门。
也有车主认为,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即便是没电或者特殊情况下,门把手应该是顺利要打开的,科技在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还是要以更实用为主。
传统机械式门把手/记者拍摄
操作上的不熟悉,在紧急状况下可能会被放大,成为安全隐患,甚至给救援带来难度。
2024年7月,成都一辆电动汽车撞向路边大树后瞬间起火,隐形车门设计让救援人员束手无策,只能砸窗营救。
2024年4月,山西运城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造成三人不幸遇难,事发后车门无法从外部打开,救援人员最终选择破窗,通过车内机械把手打开车门。品牌方在事故说明中称,事故车辆以115km/h车速追尾,前方车辆的坚硬结构瞬间侵入车舱,切断电源和信号线,导致门把手控制器失效。
山西运城发生交通事故门把手控制器失效/来自网络
早在2019年,美国一名驾驶人驾驶特斯拉因车内起火身亡,成为全球首例因隐藏式车门把手导致车内死亡的案例。汽修专家邵青指出,传统机械车门把手会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解锁车门,而隐藏式车门把手的结构更加复杂,无法实现和中控系统同步解锁。
邵青表示,传统的门把手它是纯机械结构,在发生事故的一瞬间,中控锁只要一解锁,这个门把手是可以从外边拉开的,就是一瞬间零点几秒就能完成,这个解锁是车门没有打开,但是锁的功能已经解锁,外边的人对这个门把手是能拉开的。而伸缩式门把手它要多一个动作,即使解锁了,门把手还要弹出来,就有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其实中控锁已经解锁了,但是门把手还没有来得及弹出,车辆可能就一点电都没有了。因为它还要有一个电机弹出的动作。
破局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的混乱
关于隐藏式车门把手的隐患,此前国内已有相关汽车召回案例。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3年7月,丰田一款车型(bZ3)因隐藏式门把手存在设计缺陷,在极端情况下后门无法正常开关,召回1.2万辆车。
丰田隐藏式门把手因安全隐患被召回/来自网络
随着隐藏式车门把手导致的事故救援困难和安全隐患逐步引发广泛关注,车企也在调整车门开启的安全保障。在应用电控开门系统时,保留或增加机械拉线开门装置,给安全兜底。不过操作相对繁杂。例如雷克萨斯一款车型的外部车门把手是电控按钮,机械装置隐藏在门把手下方。遇到车辆缺电情况,需要先把主驾门把的钥匙孔打开,用车钥匙机械开锁,拨动把手下方的拨片开门。
雷克萨斯车门把手/来自网络
市民魏先生看车后感叹,首先要把机械钥匙从这个钥匙里边拔出来,要打开装饰盖开锁,再去抠这个小拨片,得搞好一会儿。每个人理解能力不一样,光听了但没有实际操作,可能后期开机械把手的话,也不一定能打开。人一着急,这个大脑可能空白的,一时想不起来怎么去开。即便想开的时候,越着急,越打不开;越打不开,越着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隐藏式门把手渗透率已达67%。然而,目前隐藏式门把手缺 乏统一的行业标准,车企各自为战,设计和功能差异较大。不同品牌车型的隐藏式门把手开启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是感应式,有的需要按压特定位置,还有的是机械与电子结合的复杂操作。而复杂结构不仅让车身更重,系统成本也会更高。
新能源汽车多数采用隐藏式车门把手涉及/来自网络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指出,正是由于缺乏统一标准,消费者在面对不同车型时难以快速掌握正确的开门方法,在紧急情况下更容易威胁到生命安全 。
张翔说,现在的行业标准主要是针对以前传统的机械式门把手设计的,各家车企设计隐藏式门把手的时候标准不一样,功能也有很大的差异,导致车主成员在使用的时候无所适从,紧急的情况下不能打开车门,特别是在一些交通事故现场,救援人员也不知道隐形门把手的正确打开方法。
隐藏式车门把手/来自网络
2024年,工信部发文要求优化设计,确保紧急情况下车门可以正常开启。今年5月8号,工信部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稿,指出隐藏式门把手存在强度不足、控制逻辑风险、识别困难、断电失效等问题,可能影响事故救援与逃生。按照《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主要解决隐藏式门把手在碰撞断电、车辆起火等极端场景下的成员逃生和救援风险问题。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保证翻滚、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车门把手的误作用,降低乘员跌落风险。此外,规范识别标志、提升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结构功能丧失。
随着结构强度的提升和整体质量的优化,隐藏式门把手在应对低温环境时也会更加可靠。“以后统一规定了必备功能标准,这个行业就规范起来了,产品就更加安全了”,张翔说。
工信部征集汽车车门把手强制性国标意见/记者拍摄
新规将推动车企技术创新
工信部新规的出台将为车企设计研发隐藏式门把手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标准。作为强制性国标起草的参与单位之一,长城汽车已向标准工作组提交关于门把手设计的多项建议,涵盖强度、标识统一性和应急操作规范等方面。长城汽车技术中心总监董彦龙表示,未来,车企将不再需要自行摸索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设计标准,而是依据统一的国标进行研发,不仅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设计的混乱,还会助力提高研发效率。
董彦龙说,从今年上海车展看,一些传统的合资车型,比如丰田、大众也开始使用。整体看,隐藏把手已经成为电车的标签,其中造车新势力会更倾向隐藏把手,传统的主机厂或者对安全比较谨慎的车企在应用上会更加谨慎。经过工信部统一推进,会促进行业隐藏式门把手的操作方式和应急开启的更加统一,一定程度上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利于开门和救援,会让这项技术更加规范更加安全。
传统车企门把手/来自网络
汽修专家邵青也认为,从长远来看,统一标准后,会进一步降低兼具科技和安全双重属性的车门把手的生产成本,对消费者也会更有利。
对车企来说可能短时间的研发成本会提高,但是随着新标准的隐藏式门把手大量的应用,车企到后期的成本会逐步降低,对于消费者来说,故障率低了,操作简单了,而且发生事故以后的安全风险也降低了,成本方面对车主来说也是降低的,因为故障率低,自然使用的成本就低。
隐藏式车门把手/来自网络
未来,随着汽车门把手新规的落地实施,隐藏式车门把手有望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成为汽车行业的一项成熟配置 。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表示,工信部牵头联合中汽研、吉利还有理想等一些主要的车企制定这个标准以后,车企在研发新型的门把手的时候有据可依,老百姓也可以放心开车,也不用担心发生交通事故,车门打不开。所以新标准的起草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记者 任雪娇 编辑 孙媛 主编 程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