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太行山脉的轮廓,为河北蔚县这座千年古县镀上一层金色的滤镜。小编驾驶着捷尼赛思G70猎型版穿行在古城墙的阴影里,后视镜中,钻石菱格组成的进气格栅与明代城砖的肌理形成奇妙对话——这是韩式豪华美学与塞北风情的初次邂逅。
猎装美学:古城墙下的流动雕塑
在暖泉古镇的夯土墙前停车,G70猎型版的轮廓愈发显得迷人。好几个自驾游的朋友过来问,这车真好看,多少钱啊。还有个漂亮女生以质疑的口气问男友,这真的是玛莎拉蒂吗?然后用询问的眼光看了下我,我说“是”。她男友立马给我投来感激的眼神。
我觉得,从颜值的层面来看,捷尼赛思G70猎型版可比玛莎拉蒂好看多了,它修长的Fastback车顶线条,与古镇民居的悬山顶构成东西方美学的平行叙事,而"勇者之徽"阔型格栅两侧的"灵感之翼"LED车灯,则在晨雾中闪烁着现代工业文明的锋芒。
特别有趣的是,有当地牵着骡子经过的老农驻足打量这辆车,或许在想这个"铁家伙"为何与远处的玉皇阁飞檐有着相似的气韵。
坐进采用Nappa真皮包裹的驾驶舱,激光雕刻的实木饰板纹路让人想起蔚县小五台山的白桦林。当12.3英寸裸眼3D仪表盘亮起的瞬间,液晶粒子组成的数字洪流与古镇晨钟形成时空错位的魔幻感。捷尼赛思设计师所说的"留白之美",在此刻具象为内饰缝线与蔚县剪纸艺术的异曲同工。
太行山道:2.0T引擎的诗意叙事
驶向飞狐峪的盘山公路成为检验245马力2.0T涡轮增压引擎的最佳舞台。在Sport+模式下,后桥限滑差速器让每个出弯都像在宣纸上挥毫——精准而充满韵律。
经过马蹄梁的连续发卡弯时,电子控制悬架与Brembo制动系统配合出令人安心的舞蹈节奏,而车窗外掠过的,是北太行特有的"嶂石岩"地貌,赭红色的岩层如同大地的年轮。
飞狐峪不仅是地理通道,更是中华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缩影。从汉匈交锋的烽火,到晋商驼铃的回响,这条峡谷承载着两千年的边塞记忆。如今,驾驶着捷尼赛思G70行走其间,仍可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苍茫气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G70猎型版新增的猎装模式。当穿越麻田岭的砂石路段时,这套专为旅行车调校的驱动逻辑,让18英寸轮毂在非铺装路面依然保持优雅姿态。此刻打开15扬声器的Lexicon音响,德彪西的《月光》与车窗外的松涛声奇妙混音,恍若驾驶着一件会移动的乐器。
文化共生:移动的蔚县剪纸艺术
在傍晚返回县城的路上,我特意绕道南张庄剪纸博物馆。当G70猎型版的"柠檬色"车漆映照着非遗传承人的剪纸作品时,突然理解到这款车真正的魅力——它既是承载匠心的移动艺术品,又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介质。就像中控台上那个借鉴自韩国"仁寺洞"陶瓷纹理的旋钮,转动时与蔚县青砂器的釉色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
入夜时分,把车停在古蔚州署遗址前。全景天窗外是1600年前的星空,车内64色氛围灯在Alcantara顶棚上投下光晕。
此刻才注意到,中央扶手的缝线图案竟与蔚县打树花迸射的铁汁轨迹惊人相似。或许真正的豪华,正是这种让不同文明基因自然对话的能力。
试驾手记
当里程表停在318公里这个颇具仪式感的数字时,G70猎型版已带我完成了一次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旅行。它不仅是装载滑雪板去翠云山度假的实用伙伴,更成为了解读当地文化的移动视窗。
在这个电动车逐渐同质化的时代,这份坚持用机械美学讲述文化故事的固执,或许就是捷尼赛思献给所有"生活狩猎者"的最珍贵礼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