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怎么着,我跟你说,宝马那个蓝白圆,它终于“变脸”了!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
我前阵子在做那个新能源汽车的深度报道,天天跟那些搞技术的、玩设计的打交道。
说实话,干我们这行十年了,见惯了各种“革新”、“颠覆”,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可这次宝马动车标,我真有点愣神。
我记得特清楚,那会儿我刚入行没多久,去采访一个老宝马车主,他那台E46,车标擦得锃亮。
他跟我说,这标,就是他当年咬着牙买这车的劲儿。
他说,这蓝白圆,就跟咱们小时候看的那些老电影一样,有股子“正”气在里头。
你说,一个车标,能承载这么大情怀?
能。
这感觉,就像你家楼下那家卖了几十年的老面馆。
那招牌,油腻腻的,字都快掉漆了。
可你吃了几十年,就认那口儿。
结果,老板突然把招牌换了,换成那种极简风的LED灯牌,特现代。
你猛地一看,心里咯噔一下,这味儿不对啊。
宝马这次改标,就是这个理儿。
他们把车标里头那些分隔的镀铬线、里圈的细线,都给咔嚓了。
外圈还留着,但质感变了,烟熏的,哑光的。
中间的蓝白块儿,干净利落。
要说,这不就是奔着“扁平化”去的嘛。
我跟你说个我自己的糗事。
有回我写个稿子,想把一个复杂的技术参数说得特明白,就多用了好几个“一方面,另一方面”。
结果编辑一看,直接给我圈出来了,说我写得跟教科书似的,没点人味儿。
我当时就琢磨,这玩意儿,就跟这车标一样,本来是想说明白,结果弄得太“工整”,反而失了神采。
宝马这帮人,肯定也看明白了。
现在这世界,都是屏幕和投影。
你那车标要是还搞得跟浮雕似的,在数字界面上一放,那不就是一坨糊吗?
得扁平。
得轻巧。
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的交互。
对了,宝马集团那个老总齐普塞,放话了说要“更贴近未来”。
这话听着官气,可里头藏着一把刀。
刀锋指向的,就是那些固步自封的家伙。
他们没动“驾驶乐趣”这个根儿,但实现乐趣的工具箱全换了。
以前是六缸机的咆哮,现在是电动机的无声爆发。
你要是符号还停留在过去,那不就露馅了?
我跟你说,新标一出来,网上骂声一片。
好多老炮儿说,看着像P出来的,没那股子“劲儿”了。
我理解,真理解。
这就像你媳妇儿突然剪了刘海,你得适应适应。
但你仔细瞅瞅,那哑光黑的质感,配上更纯粹的蓝白,它不是“廉价”,它是“收敛”。
它少了过去的张扬,多了现在的内秀。
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大道至简嘛。
这事儿,我给个评价,八十分。
它在坚守核心,也在主动换装。
一个百年老店,敢这么动自己的脸面,说明它真想在电动化这条路上跑得更远。
咱们这些看客,就等着看戏吧。
你觉得呢?
你那车标要是能换,你敢动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