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类」混动轻卡适配101度大电池,一年比油车省2万,实现可油可电

「资讯类」混动轻卡适配101度大电池,一年比油车省2万,实现可油可电-有驾

随着电池技术与整车制造技术的持续突破,国内新能源轻卡的升级换代进程显著提速。当下市场中,涵盖了采用多技术路线的混动轻卡车型。

在提升场景适应性方面,纯电轻卡主要依靠升级电池容量,而混动轻卡凭借插混、增程、功率分流等多技术路线,拥有了更多可能性。倘若混动轻卡能在此基础上匹配更大容量的电池,无疑将如虎添翼。那么,这样做的缘由是什么,又能带来哪些好处呢?

PART01混动匹配很尴尬电量小不省油

近日记者调研国内轻卡市场发现,在市场需求推动下,多款混动轻卡涌现。虽混动技术多样,但确实解决了部分卡友痛点,满足绿牌需求、摆脱限行、消除续航焦虑。

适配电池时,混动轻卡在动力、经济性和舒适性上比传统燃油轻卡显著提升,赢得部分卡友关注。

「资讯类」混动轻卡适配101度大电池,一年比油车省2万,实现可油可电-有驾

不过,市面上多数混动轻卡电池容量小,而政策规定纯电续航超50km即可享绿牌路权。

实际运营中,不少卡友将其当燃油车,极少充电,且成本优势不突出,致使混动轻卡“叫好不叫座”。

「资讯类」混动轻卡适配101度大电池,一年比油车省2万,实现可油可电-有驾

如何打破僵局让其站稳市场,值得行业思考。

PART02混动轻卡配大电池成新突破

混动轻卡领域,各大主机厂积极发力,高度重视相关项目。为提升竞争力,不仅升级优化混动架构,增强系统匹配协调性与车辆经济性,还关注适配电池。

「资讯类」混动轻卡适配101度大电池,一年比油车省2万,实现可油可电-有驾

这拓展了混动轻卡电池应用空间。同时,电池能量密度升级使混动车型能装载大容量电池,容量增大且重量减轻,对自重敏感的轻卡意义重大。

「资讯类」混动轻卡适配101度大电池,一年比油车省2万,实现可油可电-有驾

PART03可油可电成本低场景适应性更强

混动车型一直被视为燃油到纯电时代的过渡产物,但存在即合理,且搭载大电量电池益处多。

首先,适配大电量电池的混动轻卡车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可油可电”。

城市配送是轻卡核心运营场景,日均行驶150-200公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轻卡还承担50-100公里城际短驳运输。

「资讯类」混动轻卡适配101度大电池,一年比油车省2万,实现可油可电-有驾

在此类运输场景中,以搭载101kWh电池的飞碟漫天飞混动车型为例,官方纯电续航超200公里,可纯电覆盖90%城市配送场景,避免小电量混动频繁切燃油模式,充电成为保障高效运行必要操作。

其次,大电量电池的装车也将会带来更佳的经济优势。

以城配轻卡日均行驶200公里为例,传统燃油车油耗约13L/百公里(油价8元/L),单日燃油成本208元。

而混动车型在100度电池加持下,纯电续航可覆盖70%里程(140公里),剩余60公里采用混动模式(油耗8L/百公里),单日能耗成本降至(100度电×0.8元/度)+(60公里×0.08L/公里×8元/L)=118.4元。对于年行驶6万公里的车辆,仅补能费用即可节省超2.6万元。

「资讯类」混动轻卡适配101度大电池,一年比油车省2万,实现可油可电-有驾

当然无论是油车还是混动车型,其补能成本受能耗价格、补能时间因素影响,会有些许变动差异,卡友们根据所在当地情况进行自我考量。

同时装配大电量电池后,购车价格肯定会有所上涨,所以在此情况下,卡友们也需要进一步考虑整车价格,结合自身的运营场景,来综合考量选择何种城配轻卡。

最后,则是场景覆盖能力发生质变。

当前混动轻卡多活跃于城配运输,但有卡友会突破常规跑长途。跟车评测发现,小电量混动轻卡高速巡航未必省油,装配大电量电池有望改善,大幅提升行车经济性。

大电量电池让卡友选运输路线更自由,充电便利区可纯电运输,偏远地区也无需担心续航,全国漫游运输轻松实现。

「资讯类」混动轻卡适配101度大电池,一年比油车省2万,实现可油可电-有驾

装配大电量电池的混动轻卡在东北、西北等寒冷地区场景适应性更强。电池热管理技术迭代升级,搭配大电量电池,车辆在寒冷环境纯电续航出色,结合混动架构,用车更便捷。

重载爬坡、冷藏车及用电设备多的车型,大电量混动轻卡动力输出强劲,能为设备持续供电,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

结语

适配大容量电池的混动轻卡车型,有望扭转当前混动轻卡市场“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尽管这类车型属于过渡产品,但其存在具有一定合理性。倘若该类车型能拥有一个合理且合适的价格区间,那么它的市场表现必将对纯电轻卡和燃油轻卡的销量构成一定威胁。

此款混动轻卡车型,一方面解决了纯电轻卡的续航难题,另一方面突破了燃油轻卡的成本瓶颈,更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为物流装备的升级开辟了新的路径。对于用户而言,选择大电池混动轻卡,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跟风,而是关乎运营效率、成本结构以及政策红利的战略性决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