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欧洲人最近也学会了国风穿搭,不过不是咱们熟悉的黑丝短裙、北漂大衣那一套,而是宝马1系贴着“四星”的新衣,于是上一秒还在外形上风骚比拼,下一秒就集体扎堆在安全测试的朋友圈流量池里表演自闭。毕竟在这个“没有安全感的时代”,谁还敢信仰什么马力崇拜啊,反正遇上碰撞测试,立马都是人造假人和车身钢板的相亲大会,谁躺赢、谁丢分,一看分数就心知肚明。
宝马1系这回在Euro NCAP奔走一圈,带着一脸憨厚四星出门,没把五星拉回家,马上就成了舆论的提款机。象征意义不用多说,宝马嘛,豪华小钢炮,英勇征战多年,如今突然遇敌闸门——正面碰撞保护——直接被对方拿下几个命门。你以为车主会痛心疾首?其实人家心态贼好:大不了以后倒着开呗,反正欧洲人聪明,好撞不撞非撞正面,是车的问题?分明是马路弯的太直。
说正经的,这回宝马1系的正面碰撞保护成了最大扣分项,连带着后排乘客的胸部也成了悲剧演员。后排乘客在正面撞击时,能保全一身完整的骨头算幸运,不幸的连胳膊带胸腔都学会了自由组合;如果遇上后方来车亲热,前排驾乘者的脖子就练起了“葫芦娃”弹性,险些伸长成隔壁小区楼道的晾衣杆。欧洲NCAP的工程师估计在评分时也是边喝咖啡边想:要是宝马1系能再多那么一丁点防撞保护,这四星就能携手五星做邻居,现在只能独守冷板凳。
宝马上下一片惜败的哀嚎,不过德企人设强行在线。宝马官方连夜发长文回应:我们所有车型都是安全的!而且通关的标准是国际的,还捎带着灵魂拷问一波自己,更严格。品牌自信心果然不亏德国制造,安全测试不仅横着比还要竖着挖。宝马这套说辞听起来像极了高考作文模板,意思直白又优雅:我们会把每辆车都当成亲儿子,碰一下都心疼,碰两下直接跳脚。并且用不同体型的假人反复摧残,连新型辅助系统都要拉去无间道转场测试。宝马如此努力,结果星星只眨了四下,按理说已经够童话了。
当然,话说回来,宝马1系为啥就四星?别急,这得怪当今世界复杂多变。你以为欧洲NCAP好糊弄?现在五颗星的门槛都快赶上诺贝尔物理奖,几毫米的偏差都能劝你重头做人。标准不断细化,各国安全法规轮番加码,不动声色把各路豪强车企逼成了高考考生,手抖脚软,眼神迷离。不信你看,宝马1系整体得了83%,要搁咱们上学时,妥妥的优等生,扔进NCAP那就是“擦边球”,连擦都没擦着。
宝马川流不息地讲主动安全、被动安全,恨不能每个配置都加个“高”字大礼包。可是碰到了分数红线,拉不回分,这叫家有儿女初长成,考试撞上难题只拿了良好。其实这场测试看的不只是飞天遁地的黑科技,更多是各种细分场景的极限表现。如果你刚好是个瘦猴大高个,但宝马假人用的是微胖界,那最后评分只能靠你卖萌争取同情分了。毕竟车企这年头都拿事故当KPI考核,撞得越花哨越显事多。
说到底,BMW是汽车品牌,不是钢铁侠。宝马1系丢分,表面是安全性能不足,内里却是被全球化、多元审美以及线上安全KOL联合围剿。一时间,刚需躺平的消费者背锅,宝马中招,NCAP乐开花。对宝马来说,这场考验里除了大家都在指指点点,还真没人帮它补刀。
当然,看热闹的总比看门道的多。宝马1系这回略显落魄,但隔壁小区的蔚来萤火虫高歌猛进,人家开着“电”飞进五星俱乐部。现代艾尼氪9、奔驰smart 5这些名字带着数字和字母的生物,也纷纷抱着五星美梦一顿狂奔,宝马Mini Cooper三门也趁机上了个全频段广告。此时宝马1系就像是高考掉队的学霸,家里人骂街、街坊看热闹,反正都不是省油的灯。你要说这些同场小角色就是天生运气好,那宝马1系可能只有一口气能撑,下一口气要靠营销部门办供氧仪式了。
当然宝马得辩解:20年前五星是瓜子壳,谁家小孩考试都拿一堆。现在呢?五星变成葫芦,统统一夜变贵。欧洲NCAP要用刀劈细节,把安全做到极致,让所有品牌都死磕每个毫米。只要一项弱,整个评分就可以堕落卧底。宝马1系这次就是被AEB City这种城市低速自动防撞挖了个坑,结果卡着裤裆摔了出去。你说BMW技术老道,难道不会改良?改当然能改——可惜测试队伍都在刷新规则,宝马今天攀过这道门槛,明天那个门槛就会偷偷升级。永远活在被规则支配的恐惧里,宛如“学习强国”打卡,迟到一分钟都要扣绩效。
宝马1系的安全理念还是比某些廉价神车高几条街。你看主动安全、被动防护配置一一俱全,碎片测试一年365天,365天都在碎。不差钱的大厂总能整点狠货出来。只是再高科技的天赋,也会被碰撞分数一夜毁掉风采。四星和五星说远不远,说近却是天堑。对消费者来说,是不是掉了一颗星,往往决定了驾驶和同归于尽时的心理安全阈值。
照这样看,宝马这次一边炫订单热销,一边无奈自嘲“安全男人最怕碰面试题”,听着跟中年人在相亲现场讲段子如出一辙。人生嘛,总有几次被系统自动打低分的时候,哪怕你穿着定制西装戴着智能手表,还得靠自己的头脑去猜明天的评分标准。宝马1系被扣一星,表面是小插曲,深层是现世恐慌:你以为花钱买的是安全,实际上买的是一堆测试标准的快闪变装秀。消费者永远站在测试结果的十字路口,既当斯德哥尔摩式的拥趸,又秒变键盘侠,见风使舵指点江山。
等到这四星新闻刷遍互联网,宝马集团当然还得公关维权:“我们始终以用户安全为天!”至于这个天到底多高、有没有云彩,那得看下一个安全分数来定义。你以为大家纠结那一颗星,其实更怕哪天宝马一分都没了,所有品牌变成路边自行车,人人自危。宝马1系翻车的结局,其实反倒印证了一句老话:“人生本就没有五星安全,我们只是被汽车广告骗久了而已。”
所以说,宝马1系四星事件,是不是翻版了一出现实生活的黑色幽默?你认为握紧方向盘就足够安全,偏偏难测的不是前路的风险,而是后排乘客的胸腔和前排脖子的可塑性。拿星评分,像极了上班族的KPI,老板永远觉得你还能再好一点。最终宝马能不能回到五星,可能就看工程师今天是喝德国产啤酒,还是买了点国产灵芝。世界这么不安全,唯一安全的是大家都是看客。
最后,写了这么多,我突然想起自己的四星生活,勉强及格,却永无圆满。宝马1系终究是位高权重的输家,看看我,连车都买不起,不如自嘲一句:躲得过碰撞测试,躲不过生活这台推土机啊。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