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30万“国产大G”,如今月销1台!BJ80为何从传奇走向尴尬?

最近刷汽车销量榜,我盯着北京BJ80的5月数据愣了半天——就1台?这可是当年被喊作“国产大G平替”的硬派越野车怎么从“香饽饽”混成“没人要”了?

曾是30万“国产大G”,如今月销1台!BJ80为何从传奇走向尴尬?-有驾

十年前BJ80刚亮相那会儿,那阵仗可不小。方方正正的车身、五孔格栅、圆形大灯,连车门铰链都明晃晃露在外头,活脱脱一个“缩小版奔驰G”。那会儿大家凑在4S店跟前儿说:“30万就能开上‘大G’,还要啥自行车?”除了颜值,它越野本事也硬:非承载车身像钢筋骨架撑着,前双横臂独立悬架加后五连杆整体桥,标配后桥差速锁和分时四驱,接近角39°、离去角33°,我一玩越野的朋友说,他开着爬过45度的坡,过泥潭跟过水坑似的,底盘结实得很。

可现在呢?消费者的钱袋子捂得紧,眼睛也尖。去4S店转一圈就明白,BJ80标价29.8万到39.8万,看着和坦克500差不多,可人家坦克500是3.0T+9AT+48V轻混,360马力、500牛·米,电磁悬架、L2级辅助驾驶、Nappa真皮座椅,要啥有啥;BJ80呢?2.3T(231马力)和3.0T V6(280马力)配6AT/8AT,内饰是仿皮加塑料,连个自动泊车都找不着。有个退订的准车主跟我吐槽:“试驾坦克500,座椅能按摩,高速开着跟轿车似的;BJ80那8.8寸小屏幕,按键摸起来像十年前的手机壳,实在下不了手。”

曾是30万“国产大G”,如今月销1台!BJ80为何从传奇走向尴尬?-有驾

更扎心的是养车成本。BJ80的2.3T发动机还是老萨博的技术,3.0T V6虽说自主研发,可配件难买。有车主算过账:小保养换机油机滤,800到1200块,BJ40才500到700;大保养换火花塞、变速箱油,直接3000多;3.0T车型更麻烦,正时链条异响要拆发动机,修一次5000块——够买台二手摩托车了。日常开着也遭罪,我坐朋友的BJ80跑高速,100km/h时风噪加胎噪跟拖拉机似的(78分贝),坦克500才68分贝;走烂路更夸张,后悬架硬得像板砖,后排乘客能被颠得撞到头。朋友苦笑:“这哪是家用车?分明是工地专用工具车。”

最要命的是“国产大G”这标签,现在成了累赘。年轻消费者嫌它“模仿没新意”,更爱坦克300、500这种原创设计的;玩情怀的老越野迷又嫌它“徒有其表,没自己的魂”。北京越野本来靠BJ40攒了点口碑,结果BJ80这么一搞,品牌调性反而被拉低了——“模仿者”的帽子一扣,谁还愿意为它花钱?

曾是30万“国产大G”,如今月销1台!BJ80为何从传奇走向尴尬?-有驾

二手市场更惨。2020款3.0T顶配新车落地42万,3年车龄二手车商只给18到20万(保值率43%),坦克300同期能卖65%。更离谱的是,挂出去3到6个月都没人要,买家基本是小众越野玩家。“买了难卖”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谁愿意花几十万买个“砸手里”的车?

BJ80不是没潜力,硬核的越野底子、经典的方盒子造型都是优势。但它缺的是“与时俱进”:柴油版或增程动力赶紧上(BJ60柴油版已经验证过可行),内饰换成大屏加软包,别再用十年前的老设计;更关键的是,别再蹭“大G”热度了,学学坦克搞点“自主硬派越野”的标签。

曾是30万“国产大G”,如今月销1台!BJ80为何从传奇走向尴尬?-有驾

市场不看你像谁,只看你有没有真本事。BJ80要是再这么“躺平”,怕是连“月销1台”的体面都保不住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