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牌桌上的风向,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有人“哐”一脚把桌子踹了,嚷嚷着要跟咱们玩一把大的。
最高50%的关税,外加一个包含20项调查的“大礼包”,直接朝着咱们的钢铁、新能源这些心肝宝贝就砸了过来。
这波操作,要说背后没点特朗普的影子在晃悠,我第一个不信。
这熟悉的配方,这极限施压的味道,简直就是一出活脱脱的“川剧变脸”,只不过这次唱戏的换成了布鲁塞尔那帮西装革履的先生们。
说真的,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他们。
一边指责咱们搞“产业补贴”,一边自己掏出1500亿欧元的真金白银,强推“欧洲制造”,这双标玩得,脸不红心不跳。
咋的,只许你州官放火,不许我百姓点灯?
这套逻辑,放咱村里,都得被三大爷的烟斗给敲回来。
先说说这钢铁关税的事儿吧,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欧盟那帮官僚给出的理由是“保护本土产业”,说咱们的钢铁“产能过剩”,冲击了他们的饭碗。
听听,多委屈。
可数据这玩意儿,它不会撒谎啊。
他们自己的钢铁产能利用率长年就在75%上下徘徊,说白了,就是有四分之一的设备在那儿晒太阳、喝西北风。
咱们呢?
90%以上。
我就纳闷了,一个班上考75分的,揪着考90分的衣领,说人家拉低了全班的奋斗精神,这剧本是哪个三流编剧写的?
其实,一根钢筋能有多大的事儿?
他们真正怕的,是藏在钢筋后面的东西。
那份还没完全揭晓的20项反倾销调查清单,才是真正的杀招。
光伏、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哪个不是咱们咬着牙,从技术封锁的泥潭里一点点爬出来,好不容易才喘上口气的“明日之星”?
欧洲搞他们的“工业4.0”,咱们也在搞制造业升级,眼看就要在高端局里碰面了,他们心里发慌,想用规则之外的盘外招,直接把咱们的选手绊倒在起跑线上。
这就像下棋,眼看自己的“车”和“马”要被将死了,干脆一伸手,把棋盘给掀了。
嘴上还振振有词:“你这棋路不对,不公平。”
最有意思的是,欧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你以为他们同仇敌忾?
错了,后院早就吵翻天了。
德国的宝马第一个跳出来喊疼,警告说这叫“回旋镖效应”。
那可不咋的,一辆德国车里,有多少零部件是从中国漂洋过海过去的,他们自己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你今天把门关上了,明天你家的生产线就得停摆。
德国工商联合会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德国经济靠什么?
出口啊!
离了自由贸易,他们那套玩法根本转不动。
所以你看,这事儿就透着一股子拧巴。
布鲁塞尔的官僚们想表演一场“对华强硬”的戏码,好给大洋彼岸那个可能卷土重来的人递上一份“投名状”。
可德国、法国、意大利那些真正靠中国市场吃饭的巨头们,心里却在骂娘。
这哪是杀敌,这分明是拿刀捅自己大腿啊。
当然,咱们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今年8月,商务部直接把两家欧盟金融机构列入反制清单,这信号还不够明确吗?
你想玩,咱就奉陪到底。
国际博弈,本就是你来我往。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种外部的极限施压,长远来看,反而不是什么坏事。
它就像一个最严厉的健身教练,天天在你耳边吼,逼着你把最后一点潜力都给榨出来。
关税加碳税,双重压力之下,那些还想躺在低端舒适区里混日子的企业,肯定是最先扛不住的。
而活下来的,必然是那些技术过硬、产品能打的“精锐部队”。
这不就是倒逼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狂奔吗?
反观欧洲,他们以为筑起高墙就能高枕无忧了?
全球产业链早就跟毛细血管似的,盘根错节。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他们或许能保护住几家濒临倒闭的钢铁厂,但代价可能是整个汽车工业的未来。
保护主义这玩意儿,保护的从来不是先进,而是落后。
它失去的,是整个世界的可能性。
所以,这出大戏才刚刚拉开序幕。
咱们搬好小板凳,泡好茶,就看着他们这套七伤拳,最后能打出个什么名堂来。
是伤敌一千,还是自损八百,这笔账,他们自己得算清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