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摩都” 重庆转身拥抱新能源,一场关乎城市命运的 “换道超车” 正在上演。从燃油车时代的 “产量冠军” 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 “领跑者”,这座山城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 “传统制造” 到 “智慧跃迁” 的华丽蜕变。
2025 年 4 月,重庆抛出一枚 “产业重磅炸弹”—— 计划 3 年内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到 2027 年实现年产 1500 万辆智联电动车。重庆还在制定智联电动车标准体系,推动出口模式从 “产品输出” 向 “技术标准输出” 升级,抢占全球产业话语权。
重庆的产业底气,源自深厚的制造业积淀。这里已形成从整车到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超 60%,电机、电控、车架等核心部件实现 “家门口” 供应,今年一季度电动车产量达 110 万辆,同比增长 46.7%。雅迪、爱玛、台铃等头部企业扎堆落户,2024 年在渝产量近 300 万辆,产值超 70 亿元。企业纷纷加码创新:雅迪筹建 “车电协同创新中心”,台铃启动 “全生命周期碳管理系统”,爱玛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优化产线。依托汽车与电子产业的 “双向渗透”,重庆在电池技术、智能网联等领域实现突破,如长安汽车 “超集电驱系统” 效率达 95%,赛力斯高压电驱技术将快充时间缩短 50%。
重庆的突围,离不开 “顶层设计” 与 “地方创新” 的共振。国家层面,重庆入选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2025 年将建成 150 个智能有序充电社区,打造 100 个双向充放电项目,为电网提供 10 万千瓦级调节能力。地方政策更是精准发力:出台《便捷超充行动计划》,2025 年建成超充站 2000 座、超充桩 4000 个,中心城区实现 “1 公里超充圈”。
技术攻坚与场景革命,是重庆 “超车” 的核心动能。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生产线通线,填补国内空白;阿维塔联合华为、宁德时代,打造 “智能驾驶 + 智能座舱 + 三电系统” 跨界融合标杆。长安汽车计划 2026 年实现全场景 L3 级自动驾驶,2028 年迈向 L4。
从 “爬坡过坎” 到 “换道起飞”,重庆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是传统工业城市向 “智造高地” 转型的缩影。当 1500 万辆智联电动车从这里驶向全球,当 “重庆芯” 驱动 “中国车”,这座山城正书写着新时代的产业传奇 —— 在绿色低碳的赛道上,重庆速度,就是中国高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