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真要从这场成都国际车展说起,每年到了八月底这个档口,全国车迷总像被一种神秘的引力拽到西部国际博览城,谁家新车有点看头、哪个品牌又要放大招,大家心里都有点小九九,可这次,零跑B10摩根粉领衔登场,真有点“卷王之王”的架势,让不少人自觉围过去凑热闹,生怕错过啥新鲜玩意儿。
想想看,2025这波成都车展,可不只是普通一场新车秀,120多汽车品牌大混战,加上1600款车型密集亮相,那场面哟,说是“车海淹没人潮”,真的一点不夸张,偌大的22万平米展馆,走进去腿都发软,值班的安保估计比去年多一倍还不止,但是大家关注点又不是人头多少,车展期间买车成交额能超58亿,每分钟能有26笔交易,这钱流动得比你我工资上涨还快。
民企新贵崛起,成都风向双标
老话讲,谁掌控话语权谁带节奏,以往车展上,自主品牌和合资厂子互看互“卷”,但最近几年看下来,明显就是自主阵营集体“爆”,什么比亚迪包馆、长安奇瑞跟着包,不仅气势拉满,摊位面积还翻番,吉利银河、北汽、长城也不甘示弱,就连鸿蒙智行都高调扩容,核心信号就是:“新能源这块,我们主场了。”
但观看车展从来不只是看哪个摊位大,关键还得看谁家的新车真有料,这回零跑一改往年务实低调作风,直接秀摩根粉B10,不仅首席合作名头拿得稳,摩根粉这颜值堪称少女收割机,现场灯光一打,透出种莫名高级感,站在车前,手机随手一拍就是流量密码,谁说新能源审美只懂科技银灰?这粉色车身活活激活了全场氛围。说到底,设计创新在车圈一直是刚需,谁能抓住“潮流”两字,谁就有流量池,不然为啥B01开始试水摩根粉,B10又跟上,套路不明摆着嘛!
数据狂飙,金九银十提前预热
其实,单看摩根粉B10有点片面,零跑这波秀不是靠一辆车撑场子,背后可是堆满数据的胜利果实。2025年上半年,零跑交付了221,664台新车——这数字你一开始猛一扫,心里肯定嘀咕:这又是哪个“新势力”的夸张吹牛?但人家真就是销量榜首,增速155.7%,还首次半年度盈利,中国造车圈能做到这点的新势力,屈指可数。
更猛的是上市公司的财报:营业收入242.5亿,同比暴涨174%,毛利率破14%,这不是小打小闹,是实打实业绩炸裂。公司账户里头现金流踩稳295亿,这资金规模说出去,直接甩出大佬派头。不夸张地讲,零跑用事实狠狠打了那些唱衰新能源的嘴巴。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的414名,虽然不在塔尖,却标志着从“新势力”到“正规军”的身份升级,谁还敢说零跑只能靠噱头撑场?
产品矩阵:卷出新高度,全面“上分”
干汽车这行,单靠一两爆款还不够,零跑的狠劲就在于产品矩阵铺得够广。B10上市没几天,交付破万,速度不是开玩笑,用户锁单热情肉眼可见;B01新车上市72小时,锁单过万,高品质智能轿车张口就抢主流市场,不愧是“零跑速度”。
再来看C10这款SUV,全球交付16个月直接破15万台,三个月稳居造车新势力品牌中型SUV销量榜首,单月最高破1.4万台,有没有一嗓子喊出来的冲劲?当然有。C11更是老司机都知道的“爆款标杆”,累计销量25万+,新款还用越级配置重新定义15至20万级中型SUV市场。零跑的路子,就是非要让每一款新车都能给对手添堵,哪怕是C11这样的老家伙,每年更新一次,也能掀翻市场认知。更有D系列SUV蓄势待发,车长超5米,挺着方盒子身板,直接奔着20-30万价位段去“收割”,有钱人的焦虑都在路上了。
智能科技:“技术无壁垒,只认普惠”
一提零跑,有人总爱念叨圈内某些“技术派”才是真正的大boss,但零跑玩的是科技普惠这条路。B10摩根粉不仅是好看,车身4515×1885×1655mm,轴距2735mm,分体式头灯设计两边LED日行灯点缀,颜值在线,实用也能撑住。智能配置,各种高阶功能,什么激光雷达、高通芯片、领航辅助一应俱全,座舱用14.6英寸2.5K大屏,芯片用到骁龙8295,科技感妥妥拉满。动力端看齐主流,入门款电机132千瓦,续航510公里,其他车型电机上160千瓦,续航能跑到600公里,官方指导价敲定在9.98万-12.98万,真的是逼着友商“降维打击”,比亚迪、广汽、奇瑞,你们压力山大了吧?
说白了,零跑这波不靠什么“黑科技”起家,反而是用极致性价比把智能平权。零跑扎根于“没技术门槛全民都能用”的理念,把原本高高在上的智能化直接拉进百姓家,从配置到体验,零跑是实打实做普惠;谁还记得几年前智能车还是土豪配置,普通用户只能看看官方宣传片,现在你家楼下邻居都能用到,零跑不就是这个变革催化剂么?
全球化战略:“出海掘金,全面出击”
新能源车市场,说起“全球化”一直都是老生常谈,但真把车卖出去不是嘴上功夫。零跑今年1到7月海外出口2.5万台,这数据相较同行,不算惊天动地,但也足够打脸“只会窝里斗”质疑者。全球市场的布局节奏也会拉到新高度,B系列车型自带国际范儿,设计与智能配置本就是向全球标准靠拢,美国、欧洲、东南亚市场逐步启动,零跑还提前铺设了海外销售和服务网络,看得出来,公司不是临时抱佛脚,是真有备而来。
对比那些几年才试水一次出口的品牌,零跑的全球步伐像是开了加速器,后面国际化扩张空间大得很。伴随新能源汽车全球风口转移,中国品牌集体出海已经成了政府层面的鼓励热点,零跑正好顺势借着“市场蛋糕”,抢下自己的一份份额。
新势力成长,“逆袭”绝非偶然
其实任何一个小品牌想做到“榜首”,必定背后有血汗、策略与团队作战。零跑的起点不算高,2025年正式登榜500强,只排到第414位,看着好像还挺遥远,可短短几年,交付销量、现金流、品牌影响力、产品迭代全线爆发,这就是新势力逆袭的真实写照。一味靠宣传拉流量,注定做不长久,只有产品扎实、市场口碑跟得上,才能在竞争极端惨烈的新能源“修罗场”立足。
回头梳一遍零跑成长路径,你会发现,产品矩阵完善才是核心驱动力;市场策略“科技普惠”让智能车不再是少数人的玩物;国际化布局补足了外延增长弹性;团队执行力和供应链把控则是底层保障。整个公司像把“新势力”的精气神用数据、产品和市场印证了一遍,自信多了,实力也硬了。如果今年真冲到60万辆年度目标,那绝对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新一轮洗牌的看点之一。
冲击与困境,未来路怎么走?
当然,风光无限也未必意味着一帆风顺。中国新能源车企竞争水太深,你争我抢、技术更新、价格战、政策调整,每一个都能让品牌跌落神坛。零跑现在是风头浪尖,有了摩根粉B10这样的爆款,但后劲能不能持续猛下去,还得公司持续给力。有网友就调侃,“零跑现在是起跑线上的黑马,万一哪些天眼突然掉链子,后面还能追得上吗?”其实,这问题也不是危言耸听,新能源圈从来没有“铁板一块”,谁都可能下课,谁也可能逆袭,但只要团队、产品、营销策略把控得好,零跑就有资本继续玩下去。
想一想,现在国内每卖出10辆新能源车,差不多就有零跑在里面分走流量,你说下半年能不能再讲新故事?全球市场大门刚刚敞开,国际同行不乏强敌,零跑纵使国内战场火热,一出海就要直面政策、标准、用户偏好等全新挑战,这块蛋糕想吃得香,可得有更强的供应链、售后和品牌信任,盲目扩张反而风险更高。
但再怎么说,零跑凭借摩根粉B10在成都国际车展一战成名,也算是给自己的逆袭路做了漂亮注脚。不靠做作的花活,靠的是产品,看的是实力,而不是口号热搜。接下来每一步,都得走得稳、跑得快,才能在“卷”与“升维”里称王。
讲到最后,也想和各位咱们一样坐在屏幕前的车迷聊聊:你怎么看这次零跑摩根粉B10在成都车展的爆红?你觉得零跑接下来是否能继续扛住压力,成为国内外新能源新贵?还是你觉得那些老牌劲旅才是最后赢家呢?不管立场如何,不吹不黑,评论区等你开麦!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