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行业传出一则重磅消息:丰田正考虑收购国内新能源车企哪吒汽车。虽然双方尚未官宣,但这场潜在的"联姻"却让不少人嗅到了双赢的味道——丰田急需在中国电动车市场提速,而哪吒正被资金链危机逼到墙角。
哪吒的"感冒"拖成了"肺炎"
哪吒的困境始于2024年下半年。受资金短缺拖累,桐乡工厂停产数月,工人只能打扫卫生;原定2025年初到位的40亿融资也因复工未果泡汤。更雪上加霜的是,公司估值从2023年的400亿暴跌至60亿,跌幅超八成!背后原因直指国资股东的不信任——各地政府投资平台和老股东对财务混乱不满,连周鸿祎都因账目问题暂停了10亿投资。
为求生,哪吒甚至打起供应商的主意,提出"欠债转股份"的方案:70%欠款变股权,30%分期还。说白了就是"现在给不起钱,拿公司未来赌一把"。毕竟一旦破产,政府股东优先受偿,供应商可能血本无归。
丰田的焦虑与哪吒的底牌
丰田作为燃油车巨头,却在电动车赛道慢了半拍。2023年在华纯电车型销量惨淡,自家bZ系列雷声大雨点小。此时收购哪吒,既能获得现成的技术积累(如三电系统、智能座舱),又能借壳切入中国新能源市场,省去自建品牌的漫长过程。
反观哪吒,虽深陷泥潭,但仍有"筹码":技术专利、海外市场布局(比如泰国工厂)以及近期与供应商达成的20亿债转股协议。这些资源恰是丰田需要的"加速器"。
一场互相需要的"救援"
若收购成真,丰田或能帮哪吒缓解资金压力,重建供应链;而哪吒则可能成为丰田电动化的"先锋队"。不过挑战仍在:中日管理文化差异、国资股东的态度、泰国政府的本地化生产要求(2025年需生产与进口量1:1.5的车)都可能成为绊脚石。
这场收购能否落地尚存悬念,但透露出行业残酷现实:新能源赛道已从"拼创意"进入"拼实力"阶段。对哪吒而言,抱住丰田大腿或许是逆境求生的最优解;而丰田则需尽快决断,毕竟"抄底"机会稍纵即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