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刚落,城市郊区某个空地上,一辆披着厚重伪装的大型SUV静静停在灯火斑斓中。旁边几个人戴着摄像机,悄悄地绕着车拍照,仿佛在纪录一只刚降临的“未知生物”。镜头拉近,“鹰眼”“狼速”“蜥蜴形”这些标签,被甩在官博配图旁,劲头十足,像是在说:这不是普通车,这是岚图的新王者,“Taishan”来了。
如果你是设计师,就会对这个头灯曲线斤斤计较;要是车迷,可能已“先把格栅大小入了眼”;如果你是竞品极氪9X的产品经理,估计此刻正在盯着那伪装照,掰着手指数新变数来了——这竞争,似乎连夜都无法关门。
这场角力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倒回2019年,岚图品牌横空出世,被赋予了振兴科技、冲击高端的使命。几款车陆续上市,但起步期有点像是无声的夜行——销量不温不火,品牌关注度堪比深水鱼。但也许是熬过了冷板凳, 岚图业绩开始“翻盘”,今年前七个月售出68,144辆新车(同比增长87.3%);其中“Dream”小型豪华货车需求最旺,44,319辆(涨幅达到116.2%)。这背后,不知道是市场终于看见了,还是数据终于“做醒了”。
前几天,“Taishan”旗舰SUV首度曝光。官微一连发布数张伪装图片,并用野兽形象做对比。老实说,这种“拟动物化”的营销思路,我见得还真不少。越野车爱走“猛兽”路线,SUV品牌绕来绕去,还不就是彼此咬来咬去。你说猛,隔壁极氪9X说我才是“棱角分明”;你讲视觉,友商更迷信智能系统能看见地球的另一面。说到底,都是想先把“天花板”抬高,把猎物留在自己嘴边。
但冷静下来看,所谓旗舰,都是一场声东击西的技术与话语战。比如“Taishan”已知长度5.3米、轴距3.1米、800伏电动架构、插混和纯电两种动力、配华为“电子驾驶辅助”,加了四激光雷达,眼花缭乱。甚至还说要装备SAE三级自动驾驶仪(只不过目前国内法规只允许到二级——三级属于合法性和实际落地都还在空中摇晃的理想)。此处我不免犯嘀咕:“自动驾驶仪的级别,跟年会上的KPI一样,喊得震天响,离实际用还要过好几道关。”
别以为极氪9X会在一旁观赏,这款车型早就虎视眈眈,即将上市。两家都在竞争“旗舰SUV第一把交椅”——用更猛的设计、更花哨的技术、更硬核的越野标签。有人说这是中国新能源车的“大混战前夜”,其实更像是新晋品牌在“人设崩塌”与“圈层突围”之间的拔河。谁能抢到市场?谁能转化粉丝?谁能把技术吹成销售?说白了,这不是热血,更像是两个“理智野兽”玩概率:“我多加点料,你多吹一口气,谁能先把天花板顶破。”
我们得承认,如今消费者已然“精明到眉毛上”。不是谁喊旗舰就认谁,你得靠证据说话——实际性能、空间感、动力体验、智能系统,每一项都可能成为“评价链上的死穴”。比如“激光雷达”,听起来前卫,但真开起来能有多大用?三级自动驾驶仪,看着高端,其实网上资料一查,在国内目前就是噱头。智能驾驶司空见惯,法规、实测、事故风险,每一步都比牛刀更锋利。
还有个现实问题,品牌在“高端”与“性能”之间飘来飘去,但实际购车群体广泛,往往被价格锚定。你旗舰再旗舰,用户未必真买单,只要“Dream货车”用得顺手,销量就能压住长尾。再说极氪9X,造型“棱角分明”,但这块蛋糕切起来,会不会割掉一部分“审美不跟风”的消费者?还是说两家最后都会变成“旗舰坟场”,谁也无法长红?
当然,我们职业习惯是把“证据链梳理到头”,但真到市场层面,密码似乎变成了“信息流战术”:谁控制更多流量,谁就有更多转化;技术和参数,不少时候是营销“吓人”的利器,实际价值还得用脚投票。于是你可能会问,到底这场“旗舰SUV对决”,是否必然得出一个赢家?我反而更愿意说:“赢家只是阶段性的,剧本其实更像半夜被删改的推理小说,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结尾不会被主编‘一刀切’。”
说到这里,我不禁自嘲一句。我们这些喜欢分析证据链的,往往对“新车”报道看的比警匪片还认真。其实,市场不看细节,更多人只关注“推送标题到底有多燃”。你说自动驾驶再自动,用户自己把方向盘握紧,未必愿意完全交给系统;你说旗舰设计再狠,停车场门口磕一个角,瞬间都成了“黑历史”。所谓“旗舰之战”,更像两个曾经的“小透明”,现在想在剧场里拼命争出“主角光环”,苦乐全在观众的拍手和哄笑里。
最后,说一句“开放式结局”:你觉得,旗舰SUV的未来,到底是谁设计和决定的?是技术的进步,还是营销的火拼?是法规的规范,还是用户的实际体验?一辆车,终究还是要跑在路上,跌跌撞撞地接受城市与泥沙的考验。不如让数据说话,让市场冷静,让理智继续做裁判。
当然,如果哪天旗舰SUV能真正把“鹰眼”、“狼力”、“蜥蜴敏捷”兼容在一体,还能自带幽默感——那么请把我的那份预购权也算进去。哪怕最后我只是在小区门口,和邻居聊聊“这车到底像不像一只穿山甲”。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