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干驾校教练好些年了,经常有新手司机跟我吐槽,在狭窄道路上开车容易晕。就说之前带过的一个学员,在两边停满车的小巷子里开车,没开多远就晕晕乎乎的,差点撞到旁边的车。还有个学员在山间狭窄小道上开,没一会儿就脑袋发沉,没法好好开了。这窄路开车晕的问题,可没少让新手司机犯难。
其实啊,这主要和三个方面有关。咱先说说视觉系统和前庭系统的事儿。在狭窄道路上,我们得时刻盯着两边的障碍物,不停地判断和车子的距离。眼睛频繁地收集信息,处理得特别多。可这时候,前庭系统接收的信息和视觉系统不太一样。车子在窄路上稍微动一下,视觉上感觉变化挺大,可前庭系统感受到的身体平衡变化没那么明显,这俩系统的信息处理就失衡了,人自然就容易晕。
持续的方向修正动作也会有影响。在窄路上开车,为了不撞到两边的东西,得不停地调整方向盘。这么一来,手上、胳膊上的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肌肉一紧张,身体的平衡感知就会受到影响,就跟一直紧绷着身体站着,时间长了会站不稳是一个道理。
心理预期这块也很关键。驾驶者心里一直担心车子会剐蹭到旁边的障碍物,神经就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越紧张,就越容易注意到那些可能剐蹭的风险,然后就更紧张,这么一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头晕的感觉也就更明显了。
我再给大家说几个具体的场景,在这些场景里,视觉 - 前庭系统的冲突会更明显。有时候窄路上弯道多,车子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眼睛得一直盯着弯道的走向,还要注意两边的距离。可身体在前庭系统的感受下,对这种频繁的转向适应不过来,就容易晕。还有啊,窄路上行人或者其他车辆多,车子得不停地避让,一会儿加速一会儿减速,眼睛看到的画面变化特别快,可身体的平衡感跟不上,也会导致晕眩。另外,要是窄路的路面不平整,车子颠簸得厉害,视觉上看到的是路面的起伏,可前庭系统感受到的颠簸和视觉上的感受对不上,同样会让人晕。
那遇到这种情况该咋办呢?我有两个方法可以帮到大家。一个是方向预判训练法。在开车前,先观察一下前面的道路情况,提前想好该怎么打方向盘。比如说看到前面有个弯道,在还没到弯道的时候,心里就有个大概的转向计划。这样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就不用临时频繁地调整方向,肌肉也不会那么紧张。
另一个是视线锚点选择法。可以在窄路的前方找一个固定的点,比如远处的一棵树或者一个路牌。开车的时候,眼睛主要盯着这个点,余光再注意两边的情况。这样能让视觉系统接收的信息相对稳定一些,减少和前庭系统的冲突。我还设计了一个“三点一线”视线引导法,就是把车子的车头、路上的某个点和远处的锚点连成一条线。开车的时候尽量让车子沿着这条线走,这样能更好地控制方向,也能减轻晕眩的感觉。
刚刚说的是一般情况下在窄路上开车的应对方法。要是在夜间或者雨天开窄路,还得做一些特殊的调整。夜间光线不好,视觉系统获取信息的能力下降。这时候要把车速放慢,打开车灯,让视线尽量清晰一些。选择视线锚点的时候,要选那种比较明显的、有灯光的点。雨天的话,路面湿滑,车子的操控性会变差。同样要放慢车速,注意刹车的使用,避免急刹车。急刹车会让身体突然前倾,加重视觉和前庭系统的冲突,更容易晕。而且频繁修正方向也不好,会让身体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总之,在狭窄道路上开车容易晕是好几个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只要掌握了这些应对方法,多练习练习,就能慢慢适应窄路驾驶,减少晕眩的情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