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卷”停不下来?多地书记喊话,产业到底卷到哪一步了?

7月12日,长春车展热闹非凡,一汽红旗高调亮相,比亚迪、理想、鸿蒙智行等新能源巨头纷纷带着“当家花旦”抢尽风头。但热闹背后,产业“内卷”的焦虑也被摆上了桌面。

汽车“内卷”停不下来?多地书记喊话,产业到底卷到哪一步了?-有驾

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在车展开幕式上的一番话直接点破了行业的痛点:“希望企业之间加强协作,避免内卷式竞争。”

“别再卷了!”这已经不是企业之间的互怼,而是地方政府的集体喊话。

产业焦虑,已经写在了地方政府的脸上

不仅是吉林。7月以来,陕西、内蒙古也纷纷表态,要整治低价恶性竞争、规范招商行为。省级一把手接连出手,直接剑指“价格战”背后的失序生态。

为什么突然集体发声?答案很简单:产业正处于一个临界点,必须刹车,否则要出大事。

汽车“内卷”停不下来?多地书记喊话,产业到底卷到哪一步了?-有驾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智能硬件……这些赛道在过去三年几乎是用“疯抢”的节奏在扩张。但抢到最后发现,大家都亏得要命,真正能活下来的企业没几个。

曾经引以为傲的“中国制造性价比”,如今成了“赔本赚吆喝”的代名词。车是卖出去了,可钱没赚到,甚至补贴被薅得精光。

卷不动了,就该换个活法了

所谓“内卷”,其实就是在一个封闭市场里,用低效方式互相消耗。

比如,新能源车企今年的集体“血战”:
谁敢比谁更便宜?谁更会直播吆喝?谁补贴更猛?

但背后是什么?
——核心技术没突破、品牌辨识度不高、研发投入不足,结果大家只能卷营销、卷定价、卷流量。

一个比一个便宜,却没有一个比另一个更好。

你以为你卷赢了,其实是整个行业被拖入了无底的价格泥潭。

中央喊话:不整治“卷王”,就没法建市场统一秩序

要知道,打击“低价恶性竞争”,不是哪一地的临时政策,而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安排。

今年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就提出,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严肃整治不规范竞争。

五个统一,一个开放,官方已经给出了解决“卷”的顶层设计:

统一市场制度和规则

统一执法和监管标准

统一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封锁

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汽车“内卷”停不下来?多地书记喊话,产业到底卷到哪一步了?-有驾

而地方的角色,是拆掉那些人为设置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不再搞拼补贴、抢项目那一套。

企业要活下去,靠的不是卷,是硬实力

不是说竞争错了,而是低质量的竞争错了

真正能穿越周期的车企,不是谁价格低、声量大,而是谁技术硬、产品稳、体验强。

所以,要想破“内卷”局,靠的不仅是政府“踩刹车”,更靠企业“换引擎”。

该砍营销的就砍,不要天天拍小剧场玩流量

该砸钱做技术的就砸,把钱投到创新和供应链

拿不下国内市场的,就去找全球新战场,别死盯一亩三分地

市场不是靠砸价钱砸出来的,品牌和体验才是护城河。

结语:真正的“好车”,不靠“卷”出名

现在是比谁先变、谁先停下“无脑内卷”的关键时刻。谁能转得快、卷得巧、卷出价值,谁就能在下一轮产业升级中活下来。

否则,再大的车展,再多的热搜,留给“赔钱赚吆喝”的时间也不多了。

别让“卷”成为行业的丧钟,而要让真正有价值、有未来的企业卷出中国制造的新高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