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聊购车原因,关注车型性能,注重实际体验

家用车到底多难选?

你以为是买个冰箱、洗衣机那么简单,直接看哪个容量大、哪个省电?

错!

买车这事儿,尤其是买家庭用车,比挑对象还难。

陈铭聊购车原因,关注车型性能,注重实际体验-有驾

你看,谈恋爱最多俩人意见不统一,买车那可是全家齐上阵,三代同堂,意见分分钟比春晚小品还热闹。

你媳妇说要外观拉风、空间大,你爸妈说要座椅舒服、油耗低,小孩闹着要能看动画片、能呆着不无聊。

难怪现在一些人选车,比选大学专业还纠结。

陈铭选车这事儿,就给我提了个醒:原来车也能选到“不盲从、不将就”。

至于他说的那台领克10 EM-P,到底是不是“家庭刚需神器”?

咱们今天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先把事儿说清楚。

陈铭,大家都知道,是个说话利索、思路清楚的“高情商代言人”。

他最近选了台领克10 EM-P,理由听着还挺有“哲学”:既能满足自己开车的操控欲,又不耽误带着家人舒服出行,还能无缝切换工作和家庭场景——说白了,就是既能自己爽,也能全家嗨。

这车有多大?

5050mm车长,3005mm轴距,81%的“得房率”,后排还特地留了儿童座椅的空间。

座椅讲究,Nappa真皮、通风加热按摩全齐活,后排小桌板、小冰箱,23个哈曼卡顿扬声器,底盘、动力、安全配置都没落下。

看介绍,感觉这车不是卖车,是卖“家庭美好生活理想”。

问题来了:这车真能解决“全家出行一台车”的世纪难题吗?

陈铭聊购车原因,关注车型性能,注重实际体验-有驾

先说结论:我承认,这车配置是真卷,思路也比传统家轿“懂事”不少。

但是,咱们是不是该问问自己,家庭用车到底图啥?

空间大、配置高、动力强、安全全,这些都没错,但是不是每一项都得拉满?

咱们日常开车,真有那么多路况让你享受“液压可变阻尼”的魅力?

家里娃娃出行,真有那么频繁要用到“冷热一体小冰箱”?

如果你家孩子能在车上乖乖用小桌板安安静静写作业,那我劝你赶紧给他报个天才班,别耽误了咱国家未来的科学家苗子。

说到底,大多数家用车主的需求,可能没宣传的那么极致、那么戏剧化。

但话说回来,这年头,车企要不把配置拉满,还真吸引不来大家的注意力。

毕竟老百姓买车心理很微妙:配置不到位,嫌你抠门;配置太多,又怕用不着,觉得是“噱头”。

尤其是像领克10 EM-P这种主打“懂你全家”的定位——其实是把“中产家庭的焦虑”吃得死死的。

你怕孩子出门闹?

来,小桌板、23扬声器、冰箱给你安排!

你怕父母坐车不舒服?

全车按摩、零压座椅、超大空间端上来!

你怕自己开车没乐趣?

陈铭聊购车原因,关注车型性能,注重实际体验-有驾

操控、动力都拉满!

你总不能跟自己说:其实我家用个5万块的代步车就够了吧?

面子、虚荣、对生活品质的执念,才是家用车消费升级背后的“真刺”。

再琢磨琢磨,其实车就是个大号移动的家。

你住的房子有多宽敞,车里就想要多舒服,你在家怎么想偷点懒、耍下小聪明,车上也想复制一遍。

你看咱们的家电升级,从煤气炉到电磁炉、从风扇到中央空调,不也一样?

用户需求是被不断教育、不断拔高的。

以前咱们觉得10万块买个三厢轿车能遮风挡雨就很好了,现在你要是还这么想,朋友圈都不好意思晒了。

所以领克10 EM-P能火,本质不是它多么“创新”,而是它精准踩到了用户被“升级”了的需求点:不是你非得要小冰箱、按摩座椅、激光雷达,是你潜意识里觉得没有这些配置,车就“不高级”“不懂你”。

当然,咱们也得承认一点:“不将就”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到难。

我一个糙汉子,家用买菜车都图个能开就行,什么冰箱、音响、按摩椅,感觉都是“文明过剩”。

但事实是,家里有了孩子、老人,出行那真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

想想看,孩子一路哭闹,父母抱怨腿伸不开,老婆恨不得把座椅放平直接睡觉,这时候你还嘴硬“我将就行”,保证回家跪遥控器。

家庭用车,归根结底是一次妥协的艺术。

你不将就,结果就是被家里人“教育”到生活不能自理。

陈铭聊购车原因,关注车型性能,注重实际体验-有驾

再换个角度想想,中国家庭的用车文化,其实还在进化。

十年前,谁会因为音响系统有23个扬声器就买单?

谁会琢磨冰箱够不够大、按摩椅是不是零压?

但现在,市场就是这么卷,厂商要是不在细节上“内卷”出花来,根本出不了圈。

我们消费者表面上是“理性消费”,其实骨子里早被“全能型产品力”洗脑了。

你说你家只要一台五座轿车就够了,转头看到隔壁家换了大空间、全配置的新车,心里是不是有点酸?

这不就是中国式“邻居焦虑”+“消费升级”的完美结合嘛。

其实,选车这事儿,归根到底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

你买了顶配配置,哪怕一年只开两次长途、冰箱里只冻过一次雪糕、座椅按摩只试了两回,你也会觉得:嗯,这钱花得值,生活品质上去了,全家都满意了。

但你敢说,三年后你换车时,还会用上这些配置吗?

还是说,到时候又有更高一级的“全家出行新物种”出来,你又要心痒痒?

消费主义这事儿,谁不是在给自己找理由合理化呢?

说了这么多,问题抛给大家:你觉得家用车真的有“完美答案”吗?

是该追求“全都要”,还是“够用即好”?

你买车到底是在满足全家,还是在安慰自己?

你觉得领克10 EM-P这种“配置拉满、体验拉满”的模式,是下一个家用车标配,还是消费主义的投机?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买车时“被谁说服”,最终又“说服了自己”。

毕竟,家用车这事儿,说到底,是全家共同的心理按摩椅——你说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