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8从加价2万到主动优惠,30万买增程车的逻辑在2025年还成立吗
4S店销售上周又给我打电话,说L8现在有现车,还能谈优惠。我2023年6月提车那会儿,这台Max版可是加了1.5万才提到的,当时展厅里排队等车的人能从销售区站到门口。两年时间,风向转得这么快。
去年春节跑高速回湖南,服务区停车场里理想L8的密度比五菱还高。今年国庆走同一条路,倒是问界和小鹏多起来了。
那套增程系统,当年确实有两把刷子
1.5T那台增程器,怠速时候你要不看仪表盘,基本感觉不到它在工作。去年夏天带岳父岳母自驾川西,海拔爬到4200米,动力输出还是挺稳的。老爷子在后排那个航空座椅上睡了一路,下车第一句话就是“比咱们单位那台别克GL8舒服”。
满油满电标的1315公里,我从深圳开回老家实际跑了880公里,中途就加了一箱油。平时上下班通勤20公里,基本靠电池撑着,一个月油费三百多块,这账算下来确实划算。
后排15.7英寸的屏幕,小孩子看《汪汪队》能安静三小时,这对带娃家庭来说,比什么激光雷达实用多了。车载冰箱夏天放几罐冰可乐,跑长途的时候那叫一个爽快。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配置在2023年是稀罕物,2025年就算不上什么独门秘籍了。
市场这笔账,算得比谁都清楚
小鹏G9现在不到30万落地,车机流畅度追上来了,智驾覆盖的城市比理想还多100个。问界新M7背靠华为那套系统,变道、加塞的处理方式更激进,开起来像个在城里跑了十年的老司机。关键人家24万多就能买,直接把一批手头不够宽裕的人从理想这边拉走了。
我一个朋友本来打算买L7,上个月去展厅转了一圈,最后定了问界M7。他的原话是:“理想各方面都不错,就是看着没啥新鲜感了,而且这价格,总觉得有点儿…”后半句他没说完,但意思我懂。
10月交付32874台,同比掉了38.2%。这数字要放在2023年,李想能睡不着觉。翻开销量榜单会发现,理想少卖的那部分车,基本被问界和小鹏接走了。消费者要的还是那些东西——空间、续航、智驾,只不过现在有更便宜的选择了。
L系列上市快两年,外观内饰没做过大改动。不是说配置落伍,8155芯片、激光雷达该有的都有,但那种“遥遥领先”的感觉淡了。2025年的车市,半年不更新就显得有点旧。
卡在中间,上下都不太讨好
最近几个准备换车的朋友,预算35万往上的,直接看蔚来ET7、智己L6这些纯电了。他们的逻辑是:“既然花这么多钱,干嘛不体验一把真正的智能电车?”预算25万左右的呢,问界M7和小鹏G6够香。
理想卡在30万这个价位段,有点尴尬。往上够不着豪华,往下拉不开性价比。
那台纯电的MEGA市场反响平平,多少能看出来理想在纯电这条路上还没摸清门道。可增程这条路能走多久?现在高速服务区的超充站一个接一个地建,充电速度也越来越快。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再过三五年,增程的续航优势还能剩多少?
我家楼下去年新装了12个超充桩,15分钟能充到80%。上周末去充电,排队的全是纯电车。
老车主也开始犹豫了
我这台L8开了两年多,没出过什么毛病,保养成本也不高。空气悬架、冰箱、按摩座椅,用习惯了确实回不去。但要是现在让我重新选,大概率会多看看其他牌子。
不是理想不行,而是30多万的预算,突然就冒出来好几个能打的对手。前两年的增程车市场,理想一家独大。现在这个市场,挤进来的玩家太多了,价格一个比一个狠。
上个月小区停车场又来了三台新车,两台问界M7,一台小鹏G9。以前这停车场可是理想的天下,L6、L7、L8、L9都有。
听说明年理想要推新的纯电SUV,L系列也要升级8295芯片。但坦白讲,消费者现在精得很,升级能不能打动人,还得看诚意够不够足。30万这个价位段,容错率比两年前低多了,产品稍微差点意思,订单就跑到隔壁展厅去了。
两年前加价提车的盛况,大概是回不来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