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开奔驰就能横着走?现在连远程控制和导航都得按年掏钱,你说这事新鲜不新鲜。最近有个网友分享,说她开着大奔,结果被官方电话提醒要续费,两项加起来六年四千块,平均一年得花六百六十六。这还不是豪华配置,是你车本来就带的功能。想想真有点哭笑不得。
奔驰车主原本以为买了大品牌,结果用起来发现哪哪都在收费,简直是“买车一时爽,用车泪两行”。别的车主也纷纷晒出自家的体验,尤其是那些买国产车的老百姓,看完真是要忍不住叨叨几句。我自己用的是星纪元ET,远程控制、导航这些都免费,甚至早年还送每个月十个G的流量。后头流量超了,再自己像用手机一样充值,这大家都能理解。可是就算流量要钱,功能本身还都是免费的呀。人家奔驰这是把车里自带的功能也拎出来二次进账,羊毛薅得实在有点狠。
自家奔驰的利润其实已经不少了。最新数据显示,奔驰2024年全球营收高达一千四百五十六亿,可利润还是一下子跌了百分之四十。据说新疆喀什那边的奔驰4S店都倒闭了,当地车主想要做维修保养还真找不到门道。都说豪车服务好,结果服务没跟上,收费倒是没跑偏。这个“尊贵体验”,普通老百姓也只能隔着屏幕感受一番。
再瞅瞅国产车这头,确实越来越硬气。以前一提到BBA——奔驰、宝马、奥迪,街头巷尾都觉得那是高端人的标配。如今不一样了,国产品牌技术飞快升级,连很多豪华品牌都扛不住了。你看奥迪,见势不妙二话不说着急投奔鸿蒙圈子,变脸比变天还快。一些豪华4S店都悄悄转型卖国产车了。嘴上说没事,实际动作一个都不少。网友喊得响,“一把干掉BBA”,也不单是嘴皮子上的事。
不止奔驰,好些国外大牌车也开始“增值服务”这套玩法。特斯拉也不遑多让,车型选装项也开始收费,一个转向拨杆两千四百九十九。其实这些车原本就挺贵,再搞这点花活,老百姓可不买账。如果国产品牌也敢这么干,估计公众早就炸锅,直接拍桌子骂娘了。
说到底,国外大牌之所以现在没那么嚣张,真是因为国产车这几年顶起来了。不论是价格,还是服务,甚至软件和智能体验,国产品牌把隔壁老牌车企都比下去了。以前大家就认豪华,但现在国产车各方面的表现已经不输老外,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点后来居上。
大家伙聊起来,发现国产车不仅价格亲民,配置也是真的实在。你买个十几万的车,导航、远程控制通通都有,还连着网络服务。以前大家对国产的印象是便宜、质量一般,现在连用车体验也能撑得住台面。奔驰那边还在搞老套路,国产这头就贴心到家,现在买车图的就是省心实惠,谁还乐意被薅羊毛?
至于奔驰,号称高贵,但利润暴跌还不敢少收客户的钱。一边给车主打电话要续费,一边关掉售后服务点,这服务理念也太“清奇”了。新疆地区的奔驰车主只能跑远路找4S店,真是买车容易用车难。从表面看,奔驰依然挂着豪华的帽子,实际经营却遇到难题。品牌光环不能完全抵消功能收费带来的反感,老百姓用脚投票,这事摆在眼前。
不少外国品牌依赖售后和服务赚钱,但这种套路在中国逐渐不灵了。咱国产车主已经见多了,服务到位、体验好才是正道。有网友说现在国产车“可以替代他们”,不是吹,是实打实的事实。奔驰这套功能变收费的打法,固然能赚一部分钱,却也把不少人给劝退了。
以前住小区里停着满满的都是BBA,现在国产高端车越来越多。车友群里聊得最多的就是谁家车又出新招、又多哪些智能服务,大家都关心用车体验。连特斯拉都把某些功能当选装项卖钱,这套国外套路咱国人越来越不买账。不少人说,这就是“雁过拔毛”,原本买了高配置,还得后续掏腰包才能全部享受,真是让人有点无语。
有意思的是,不少国产品牌反而乐意把福利做到底,把服务当成客户维护的基础。这时候奔驰这种老品牌还在死守收费模式,显得有点跟不上节奏。现在市场就是那么现实,谁懂用户、谁把钱花在用户体验上,谁就有机会。
说起来,奔驰曾经是身份的象征,连街边修理厂见到都要客气。但现在呢,买奔驰不再代表高人一等,收费项目反而成了小吐槽的由头。国产品牌猛追不舍,豪华车在低头,谁会更受欢迎其实一目了然。
车主群里现在讨论最多的不是哪个品牌更贵,而是谁家服务更贴心、体验更优越。大家都不傻,买了车就是图个省心顺手,功能收费谁都不会盲目买单。就连特斯拉那套“升级就要加钱”的模式,也开始让很多年轻用户反感起来。
这些年来,汽车行业的潮水已经变了向。国产品牌不是只靠价格竞争,现在硬技术、智能体验全都上来了。国外品牌打原有客户的主意,结果遇到国产车硬碰硬,售后闭店、利润下滑都变成了必然结果。咱们老百姓用车原本就看重功能多、不添麻烦,这一轮洗牌之后,国产车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那些坚持老路子的豪华品牌,不敢放下收费模式,更不敢放下品牌光环。但事实证明,新时代用户已经不吃那一套。新疆奔驰4S店关闭,让一票车主无处可修,连最基本的服务都跟不上,收费又怎么会让人心服口服?品牌再响,服务不到位也难逃冷遇。
国产品牌抓住了智能网联和用户体验的风口,早早开始布局,功能全、服务实在又没有隐藏收费。这种当面明算账的风格,才是中国消费者喜欢的买卖。奔驰那边光喊“尊贵”,实际让用户不明不白花钱,时间一长谁都心里有数。
也有人说,现在车市变天了,豪华品牌不再一统江湖,国产车已经上下通吃。连奥迪都主动转投国产智能体系,就说明他们自己也看明白了。技术、体验、服务,已经是国产车的新“三大件”,大家奔着省心和实用,哪里还会去迷信老品牌那一套。
奔驰靠着信仰加成,服务却越来越“挑客户”,能不能适应市场变化还得看后面的表现。不少国外品牌都觉得中国市场是个肥田,却忘了老百姓越来越精明,什么羊毛都能薅到自己身上。这几年各家车企鏖战,不是谁胆大谁赢,是谁懂消费者谁抓住机会。
看看用户实打实的反馈,国产车的体验从功能到服务一步到位,豪华品牌的“增值服务”反倒成了话题之源。买个高配车,导航和远程控制都能免费用,谁还愿意多花冤枉钱?
现在买车,大家都带着明白人的标签,不再轻易为所谓品牌花冤枉钱。国产品牌不断“卷”起来,奔驰等豪华车收着服务费,日子确实没以前好过。市场不认虚头八脑,谁能把用户抓牢、服务做到家,谁就能站住脚跟。
说到底,现在的车市就像“优胜劣汰”的赛场,外企豪华品牌不进步,国产就能替代。开奔驰不再是高人一等,薅羊毛薅到功能上,大家心里明白得很。至于特斯拉选装拨杆那套花样,也只有部分人愿意买账。
老百姓买车图的就是省心实在,谁要是搞那些乱七八糟的隐藏收费,迟早被市场淘汰。品牌再响,不懂用户、服务不到位,也就剩下个壳子。这一波国产车的崛起,是靠本事说话。
最后说一句,新时代买车啊,名气只是个标签,体验才是硬道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