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的重庆,湿热的空气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整座山城裹得严严实实。车主何女士万万没料到,一次再平常不过的洗车,竟让爱车在 9 天后沦为 “霉菌乐园”—— 方向盘上的霉菌最长达 3 厘米,如黑色珊瑚般肆意蔓延,座椅和后备箱也布满星星点点的霉斑,开门瞬间,刺鼻的霉味直呛得人喘不过气。
故事要从 7 月 3 日说起。何女士趁着暴雨间隙把车洗得干干净净,因接下来暂时不用车,便直接将车停进地下车库。她没留意到,重庆盛夏特有的 “蒸笼模式” 正悄然作祟:地下车库通风本就不畅,洗车后车内内饰没完全晾干,高温高湿的环境成了霉菌滋生的 “温床”。
9 天后,何女士再次开门时,眼前的景象让她惊得说不出话。方向盘原本光滑的皮质表面,被厚厚的霉菌全覆盖,用手一量,最长的霉菌丝居然有 3 厘米。座椅上,干净的布料布满黑绿相间的霉斑,连后备箱垫的缝隙里,都藏着成片霉菌。“当时整个人都懵了,好好的车怎么成这样了?” 何女士无奈道,最后花 300 元请专业人士深度清洁,才勉强解决问题。
这种 “霉菌惊魂” 并非偶然。入夏后,尤其是南方梅雨季节和高温高湿地区,汽车内饰发霉的情况屡见不鲜。汽车养护专家解释,汽车内饰多为皮革、织物等材质,潮湿状态下,一旦遇上 25℃-35℃的温度,霉菌就会飞速繁殖,短则 3-5 天,长则一周左右,就会出现明显霉斑。
那么,如何让爱车在高温高湿季远离 “发霉”?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洗车后务必彻底晾干。可将车门、后备箱全部打开,放在通风好的地方晾晒 1-2 小时,也能开启空调外循环,让车内空气流通,加快水分蒸发。
定期检查车内湿度。若发现车内有潮湿迹象,可放除湿袋、除湿盒等小工具,吸附空气中的水分。
避免在雨天或高湿度环境下洗车。若必须洗,洗完后别马上停进封闭车库,先在室外通风处把内饰晾干。
长时间不用车时,每隔 2-3 天打开车门、车窗通风一次,保持车内干燥。
何女士的经历给广大车主提了个醒:爱车保养无小事,特殊气候下,一个小疏忽就可能引来大麻烦。高温高湿季,多一份细心,给爱车多一份呵护,就能远离霉菌困扰,让出行更舒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