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沉得住气,也最让人震撼,上汽凭啥成为技术平权浪潮中的弄潮儿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刮起了一轮“技术平权”的风。例如,过去智能化技术是稀罕物,考验的是车企量产的能力。今天以平权为特征,考验的其实是车企聚集资源的能力,所以不难看出,技术平权浪潮中,跳得最欢的不是造车新势力,而是集团级的车企巨头。

但这可能还不算完,按照“大家都有=大家都没有”的内卷逻辑,车企还需要做得更好。前不久的上汽之夜,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提到一个观点,“平权”的本质,就是新鲜事物的普及化过程,会形成“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局面,而上汽的目标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最沉得住气,也最让人震撼,上汽凭啥成为技术平权浪潮中的弄潮儿-有驾

王晓秋为何敢提出这样的观点?本质上还是因为上汽在智能化技术领域的资源更足,前不久上汽之夜上,上汽汇聚Momenta、地平线、华为和大疆四大供应商,其中地平线和Momenta与上汽更是关系匪浅,2019年和2021年,上汽以卓越的眼光通过投资方式成为两家企业的第一大机构股东,将它们绑在了上汽的战车上。

目前,地平线和Momenta已经成为智能化技术产业链明星,前者成为中国“公约数”,后者也拿下了全球十大车企中的七家的合作。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由此也不难判断,它们将支撑上汽旗下车型智能化水平再进一步。值得一提的是,资本的纽带也让上汽更先一步承接两家公司的最新科技。

最沉得住气,也最让人震撼,上汽凭啥成为技术平权浪潮中的弄潮儿-有驾

举个例子,上汽首款高阶辅助驾驶车型智己L7,就搭载Momenta解决方案。Momenta CEO曹旭东此前还曾表示,“在技术上,我们和上汽率先实现两段式端到端量产,在2023年上半年,我们就实现了深度学习的规划和决策(Deep learning planning),比特斯拉的FSD Deep learning planning还早些”。

不过,顶尖技术供应商或所谓的“地大华魔”真的能让上汽在这轮智能化竞争中稳坐钓鱼台吗?事实上,上汽在智能化核心技术方面已经摸索了很多年,在此轮聚焦内部资源的改革中,也强调了内部研发资源的整合以及坚持自研。两家核心合作伙伴,包括外部的大疆和华为,除了带给用户自由的技术选择,也将促进上汽自研技术发展。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表示,上汽和地平线、Momenta的合作实属珠联璧合,是中国汽车行业整车和产业链企业合作的典范,上汽以卓越眼光以及庞大体量承担产业链摇篮责任,回过头来,今日的产业链之星也将给上汽更多回馈。

卓越眼光带来回报 上汽在智驾上也是赚到的

从四十年前乘改革开放东风开创合资企业,到十年前把脉行业发展提出“新四化”,上汽总能站在时代前沿。

早在2017年,上汽就与今日的“产业链之星”地平线开启了战略合作,眼光毒辣地盯上了这匹黑马。2018年,上汽集团入股地平线,成为第一家投资地平线的车企,2019年,上汽集团又参与地平线融资,成为地平线第一大机构股东。目前已知信息来看,上汽集团持有地平线8%左右的股份。尽管,双方未曾披露上汽究竟投了多少钱,但从地平线的市值(估值)变化来看,上汽大概率是赚到了。

最沉得住气,也最让人震撼,上汽凭啥成为技术平权浪潮中的弄潮儿-有驾

2019年2月27日,地平线完成6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达到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0亿元)。2024年地平线完成上市,截至4月17日市值达77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79亿元,也就是说从2019年到现在,地平线的“价值”翻了三番。

值得一提的是,4月18日的“2025地平线高阶智驾产品发布会”,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发布会上表示,地平线在2024年完成上市,一级市场股东包括上市后的股东,所有的这些股东,都是挣了钱的。“虽然挣得不多,有多有少,取决于什么时候投资我们”。

种种信息来看,上汽大概率是赚到了,甚至可能是余凯口中赚得多的,毕竟上汽是投资地平线的第一家车企。而投资Momenta则情况类似,2021年,上汽两次投资Momenta,虽未披露具体投资数额包括占比,但从后者的发展来看,其估值也在上升。

2018年,Momenta估值首次超过10亿美元,2024年4月,Momenta以‌210亿人民币‌的估值入选《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换算美元的话是约29亿美元,6年三倍增长。以此来看,上汽可能还是赚的。

上汽化身产业链摇篮 投桃报李的共赢时代

毫无疑问,对于创业中的地平线和Momenta来说,上汽早期的投资给了它们巨大的助力,毕竟,智能化技术无论是五年前还是现在都是“烧钱”的事业,甚至不乏企业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上汽这样大体量、高知名度的车企,带给它们的可能不只是钱。

在地平线的大股东和大客户名单中,都能看到上汽的身影,也就是说,上汽对地平线的市场化道路也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其IPO之前,上汽旗下已有智己汽车、荣威RX5、大通MAXUS大家9、五菱凯捷混动铂金版等车型搭载地平线的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上汽与地平线曾成立了“上汽集团与地平线联合实验室”。也是在这一年,地平线正式开启中国汽车智能芯片的前装量产元年,并逐步成长为国内最大规模前装量产的智能芯片企业。

最沉得住气,也最让人震撼,上汽凭啥成为技术平权浪潮中的弄潮儿-有驾

Momenta也类似,MomentaCEO曹旭东在上汽之夜上曾讲述过公司的创业故事,其提到,创业过程中,最关键的是,Momenta和上汽集团的第一款车——上汽智己,当时量产时还遇到了上海疫情,尽管历经苦难,但最终成功地把上汽集团第一款高阶辅助驾驶开发出来。“这个0-1的过程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既打磨了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同时也打磨了一支文化素养高,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团队”,曹旭东表示。

事实上,整车企业因需求化身产业链摇篮的并不少见,其中宝马和宁德时代相互成就的故事就是最好先例。宁德时代“创业”之初,宝马送来800页的德文生产标准,帮助其在热管理、质量把控等方面建立起基础优势,2012年,宝马成为宁德时代的首位汽车行业客户,又助力其在整车圈里成为明显。时至今日,宁德时代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巨头,而宝马得到的则是一个忠实的合作伙伴,以及可以交付大圆柱电池生产任务的顶级供应商。

上汽对地平线、Momenta的投资以及资源输入也是同样的逻辑,过去上汽坚定不移地支持它们,现在它们的市占率一路飙涨,技术也在行业领先,同时也成了上汽最重要的四家智能化供应商之一。与此同时,上汽也更容易拿到最先进的供应资源,其中上汽集团旗下荣威、名爵等品牌的多款主力车型也将采用地平线征程6E打造辅助驾驶方案,并即将于2025年内正式落地,未来双方还将基于征程6系列拓展至全场景合作。

Momenta则继续延续与智己的合作,将端到端以及更高阶别的辅助驾驶带入市场,去年10月28日,在智己汽车&Momenta技术日上,曹旭东甚至表示,Momenta将继续助力智己汽车成为最早实现L3、L4智能驾驶的品牌。

资本为纽带,供应商实现技术反哺?上汽智能化值得期待

当然,除了通过组团供应商,上汽也在智能化技术领域探索了很久,并坚定提出了自研的战略。

去年开始,上汽进行内部整合,除了乘用车的自主板块,研发上的集中也很值得关注,上汽将旗下所有智能化技术研发团队统一纳入研发总院的体系内,有报道称,零束科技已经与上汽研发总院完成整合,双方团队近期已合并办公,并开始协同推进相关研发工作,目前处于等项目阶段。第二个层面是划分定点。

由此来看,上汽在智能化方面也是很有野心的。不过,体系的整合固然提高了上汽自研智驾的效率,但技术的进步却仍需要多多努力。这个时候,以资本为纽带的忠实合作伙伴或许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表示,通过地平线、Momenta的外力刺激或帮助,会使上汽在智能化技术发展上更值得期待。

最沉得住气,也最让人震撼,上汽凭啥成为技术平权浪潮中的弄潮儿-有驾

值得关注的是,地平线、Momenta的技术反哺或许已经开始,2022年7月,上汽和地平线进一步深化合作,其中零束科技与地平线的合作更加值得关注。按照规划,在与上汽集团的合作中,地平线持续以成就客户的理念,助力上汽实现智能化技术的有效落地和商业化应用,未来地平线也将以更优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助力上汽集团和零束科技加速量产,推动创新技术普及。

换言之,在技术F4组团为上汽集团市场方面进行智能化转型的同时,上汽也在借助外力提升自己的内家功夫。在新一轮的智能化竞争浪潮中,上汽算是最沉得住气的一个,无论是基于平权的进阶理念,还是给用户更多选择技术的自由,都像一颗炸弹带给人震撼。而这背后,更体现了上汽强大的资源聚集能力,甚至更长远的角度来说,还有其卓越的眼光。此外,在共赢时代,上汽也通过资本方式赚来了利益以及技术进步空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