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传得是沸沸扬扬,让不少准备买车的朋友都停下来多观望了一下。
这个消息简单来说就是,有一款叫“尚界H5”的新车要出来了,最关键的一点,据说花个十七八万,就能买到一台配备了跟五十多万的问界M9差不多的智能驾驶系统的SUV。
这话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不太信,觉得这事儿有点悬。
毕竟在咱们老百姓的观念里,一分钱一分货是铁律,怎么可能花个买普通家用车的钱,就享受到顶级豪华车的待遇呢?
但这事儿偏偏又跟华为扯上了关系,这就让大家不得不认真琢磨一下了,因为这些年,华为在汽车领域干出的事,确实经常超出大家的想象。
咱们先来看看这台传闻中的尚界H5到底是个什么样。
根据一些流传出来的信息,这款车在硬件和软件上的配置,确实有点“不讲道理”。
它的增程版起步价可能在16万左右,这个价格区间,直接对标的就是像比亚迪宋PLUS这些卖得非常火的国民级家用车。
但它真正的“杀手锏”在于高配版本,不到19万,就给装上了激光雷达。
这可不是个小事,激光雷达一直被看作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眼睛”,以前基本都是三四十万以上的车才会考虑配备,而且很多还是选装件,价格不菲。
更厉害的是,这套系统号称跟问界M9是“同源”的,也就是华为最新的乾崑ADS 4.0系统。
这套系统能干什么呢?
咱们用大白话解释一下。
它有个功能叫“无图城市NCA”,意思就是说,这车不用特别依赖那种需要频繁更新的高精度地图,在咱平时开的城市马路上,也能自己判断红绿灯,自己拐弯,自己躲避突然出现的行人和电瓶车,几乎跟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样。
还有一个听起来更科幻的功能叫“跨层泊车”。
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周末你开车去人满为患的商场,把车开到停车场入口,你和家人直接下车去逛街吃饭,车自己会慢悠悠地开进去,一层一层地找空车位,然后稳稳当当地停好。
等你逛完街,在手机上按一下,它又会自己启动,从地库里开出来到门口接你。
这些在过去我们只能在科技视频里看到的画面,现在告诉你,一台不到二十万的车就能实现,这种冲击力是相当大的。
那么问题来了,所有人都想问,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华为是神仙,能凭空变出便宜又好用的高科技吗?
当然不是。
这背后其实是一套非常清晰的商业逻辑和成本控制方法。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规模化带来的成本降低。
华为现在搞的鸿蒙智行,不是只跟一个汽车厂家合作,它联合了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等好几家,形成了一个“华为技术联盟”。
像激光雷达、智能驾驶芯片、800V高压平台这些核心零部件,以前可能只有问界M9这样的旗舰车用,采购量小,价格自然下不来。
但现在,华为可以代表整个联盟去跟供应商下订单,一次性采购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套。
这就好比咱们自己去买一件衣服,和组织一个几万人的团购买同一件衣服,厂家给的价钱肯定天差地别。
当生产规模上去了,平摊到每一台车上的成本就能被压到非常低的水平。
其次,是华为非常精准的产品定位策略。
尚界H5并没有要求所有消费者都为最高级的智能驾驶买单。
它很可能推出两个版本,一个基础的Pro版,卖16万左右,不带激光雷达,用的是纯视觉方案,但也能实现高速公路上的跟车、车道保持这些基础的辅助驾驶功能。
对于大部分只是想买个大空间、省油、开起来轻松的家庭用户来说,这个版本已经完全够用了。
而对于那些追求最新科技、愿意多花一点钱来解放双手的科技爱好者,它提供了18万多的Max版,把激光雷达和所有顶级功能一次性给齐。
这样一来,既用低价版吸引了最广大的用户群体,又用高价版树立了技术领先的形象,把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都牢牢抓住了。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贴合中国家庭需求的一点,就是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下功夫。
比如车内空间,尚界H5的轴距和后排宽度数据,据说比一些更高级别的中型SUV还要出色。
这个数字可能有点抽象,但把它放到车里,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意味着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不会肩膀挨肩膀,腿前面还有不小的空余,长途旅行时家人的舒适度会高很多。
对于把“家”放在第一位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宽敞舒适的空间,有时候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更有吸引力。
当这样一款产品真的推向市场,它带来的影响绝不只是多了一个购车选项那么简单。
这不亚于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整个行业的水波都被搅动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目前15到20万价位的市场霸主们。
比如比亚迪,它的DM5.0混动技术确实把省油做到了极致,百公里三四升的油耗非常吸引人。
但在智能驾驶这个维度上,和华为最新的系统相比,确实存在差距。
过去大家买这个价位的车,比的是谁更省油,谁的空间更大,谁的配置更丰富。
现在,华为硬是加进来第三个,也是未来可能最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这车聪不聪明?
当两个车价格差不多,一个能帮你分担大量的驾驶疲劳,另一个不能,消费者的选择就会变得非常微妙。
对于小鹏、理想这些以智能化为标签的新势力车企来说,压力同样巨大。
以前说到智能驾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它们,这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
但现在,华为把这个“看家本领”通过规模化,直接做成了普通消费者也能够得着的“大路货”,并且通过遍布全国的数千家门店进行销售,这种渠道优势是新势力们短时间内难以比拟的。
这就好比你开了一家精品咖啡馆,以手冲技术闻名,结果旁边突然开了一家连锁巨头,用机器做出了跟你味道差不多、但价格便宜一半的咖啡,你的处境就会变得很艰难。
而对于那些传统的合资品牌燃油车,比如日系、德系的紧凑型和中型SUV,冲击可能是最直接的。
这些车型在智能化方面的进展一直比较缓慢,很多二十多万的车,连一套好用的L2辅助驾驶都配不齐。
对于那些还在犹豫买油车还是电车(或混动车)的消费者来说,尚界H5这样的车出现,可能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它不仅解决了新能源车的续航焦虑(增程版综合续航超1300公里),还提供了远超同价位油车的智能化体验,价格又非常有竞争力,这几乎是一种“降维打击”。
所以,尚界H5的出现,其意义已经超出了产品本身。
它更像是一个标志,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高端智能驾驶技术正在加速普及化、平民化。
曾经我们觉得遥不可及、属于少数人“科技特权”的自动驾驶,正在以一个我们想不到的速度,变成生活里习以为常的一部分。
根据行业数据,鸿蒙智行体系的月交付量已经逼近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水平,如果尚界H5这员猛将能够顺利上市并获得市场认可,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恐怕真的要迎来一次彻底的洗牌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