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界 S9T 上市的那一刻,中国汽车市场被“撩”了一下。
30 万级的新能源车市场,大家都在抢 SUV、拼轿车,没想到鸿蒙智行偏偏挑了一条“冷门”——旅行车。结果呢?上市一小时,大定 5000 台,24小时,大定突破7500辆。这在一个对旅行车普遍冷淡的市场里,无异于扔下一颗石子,激起不小的水花。
那么问题来了:在新能源时代,旅行车真有机会成为 SUV和轿车 之外的“第三极”吗?
从欧洲风景线,中国“边缘人”
在欧洲,旅行车是风景线,是高速公路上最常见的家庭座驾。
在中国,旅行车却是“边缘人”:既没有 SUV 的高大威猛,也没有轿车的体面优雅。
大家要么追求“高”,要么追求“稳”,旅行车夹在中间,既不够“身份”,也不够“气场”。所以在燃油车时代,它从来没真正红过。
而到了新能源时代,这段历史有机会被改写。
新能源时代或改写旅行车剧本
新能源车的用户群体,与燃油车时代的用户有着巨大的差异:他们敢尝试、不怕异类,不一样本身就是卖点,他们要的不是体面,而是实用;不是跟风,而是自我表达。
这正好给了旅行车机会。
纯电平台把低地板、大空间的优势放到最大化,长途出行、露营自驾的趋势又让“能拉人也能拉货”的特性有了舞台。SUV 、轿车已经卷到了天花板,旅行车忽然成了“第三种答案”。
如果说旅行车过去是“水土不服”,那现在可能是“恰逢其时”。
享界 S9T:小众车跑上主舞台
享界 S9T 就是这种趋势下的标志性事件。
它的定价卡在 30–36 万的核心战场,瞄准的是家庭用户。801 公里纯电续航,增程版最高 1305 公里,硬件配置对得起“远行”两个字。
这不是一个小厂的孤注一掷,而是鸿蒙智行背靠华为、北汽的“战略之子”。换句话说,旅行车不再只是爱好者的小圈子,而是被巨头认真下注的赛道。
它的意义,已经不单单是卖出去多少台,而是告诉行业:旅行车,可能真的有市场。
从一时热闹,到长期答卷
尽管享界 S9T 在眼下收获了亮眼的市场反馈,但旅行车的逆袭,注定是一场“长跑”,而不是短冲刺。在国内,它至少要跨过三道坎:
第一道是认知的坎 ——在中国,很多消费者分不清旅行车和 SUV 的区别。对他们来说,SUV=大空间+全能,旅行车=四不像。想要打开市场,先得改掉“旅行车就是小众玩物”的固有印象。
第二道是热度的坎 —— 能不能把“首发热情”变成稳定销量?一时的尝鲜容易,长期的复购和口碑才是决定旅行车能否站稳的关键。热闹之后,能不能留下忠诚用户,才是真考验。
第三道是价值的坎 —— 在二手市场,旅行车的残值一直偏低。用户会算账:开出去潇洒,但卖出去心疼。新能源车本就面临保值率焦虑,如果旅行车不能建立稳定的二手车流通体系,它很难成为家庭用户的“理性选择”。
能不能真正坐上“第三极”的位置,就看它能否一步步跨过这些槛。
第三极,还是小众爆款?
SUV 和轿车的地位短期内不会动摇,但新能源时代的关键词是“多元”。MPV、皮卡、旅行车,正在被重新发现。
享界 S9T 的出现,至少证明了一个事实:在新能源浪潮里,小众也有机会走向大众。
旅行车或许不会成为下一个主角,但它足以提醒行业:用户的选择,不止两条路。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有30万,你会选择旅行车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