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最近的表现让人不禁想起了一句老话“人未必知其所为,必然自食恶果。”本打算和美国一条路走到底的它,在玩了一场“技术封锁”的冒险游戏后,却不得不硬着头皮转身寻求中国的帮助。这场闹剧的逻辑真叫人唏嘘起初踢开中国控股企业,禁止与安世半导体的中国区团队交流,甚至关闭账号权限,高举“老大哥指哪我打哪”的旗帜,结果呢?挨了全球汽车产业链的一巴掌,整得自己人在车轮底下喘气。
在全球产业链中,荷兰手握的安世半导体确实是关键性玩家之一。别看它不生产那些“高精尖”芯片,但在汽车电子领域,它的产品就像拨片之于吉他,螺丝钉之于机器,一旦断供就能直接卡住全球车企的喉咙。果不其然,美国率先撑不住了,什么通用汽车、丰田、福特、大众这些个国际汽车巨头背后的汽车创新联盟紧急警告百业之本的物流业也会因此面临停摆风险!别说十一月的初冬了,整个行业,可能都会倒灶。日子再这么两头烧,荷兰不是要玩火,而是自己在火塘上烤自己!
但光“担心”没用,关键在于做事。荷兰政府一边将中国中资企业推到边缘,一边又忙不迭地发信号想和中国好好谈谈,生怕一谈不妥就引发连锁反应。看得出来,荷兰已经坐上了夹缝中的小板凳一面想讨好美国,毕竟强国的压力是实打实的;另一面又怕彻底得罪中国,毕竟这个世界的供应链动起来,少不了中国的底层资源支持,现在的稀土就像命运掌握不在自己手中的按钮。
其实,这事儿的核心问题,别看说得满世界刀光剑影蛮复杂,但归到根上还是利益之争。美国这边打着政治牌叫石头砸中国脚,结果却噼里啪啦砸了一地玻璃碎,荷兰作为美方的小老弟,压根没看清怎么就从牌桌起身到了一地鸡毛,直接在全球车企面前摔了个大跟头。而中国这边的态度则很坚决你搞政治可以,你抬起枪口往我这瞄准,我就铁定坚决不屈服。甭管你是阿斯麦这样的商业巨头,也甭管你想不想来要稀土原材料,国际那套霸道逻辑,摁着人脑袋灌输命令的事,行不通。
荷兰这风向大转的戏码,背后更是藏不住荷兰政府的急迫无奈,但想要化解困局,它恐怕还得在嘴软之外拿些干货出来。不然中国可不是随便一巴掌拍得动的玻璃人。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摆在那里要么承认错误、一视同仁,把安世半导体的管理权交还中国,这才算有点诚意;要么继续跟美国的“手掮党”混,就靠着闹分裂苟延残喘。套句话,这不像搅和地缘政治,而像搅和全球供应链的泥潭,大家一起闷着脑袋找不到底。
说到底,各方都有自己的算盘,但供应链是全球化后的“共同命运体”,揪不清做错事的一方,走错了几步棋、锁坏了一个阀,不是单单哪个国家扛起就能解决的,更无法让被踢到一边的中国心甘情愿充当堵窟窿的那个“临时工”。国际博弈从不是什么简单的黑白故事,背后是利益场上的讨价还价。没本事取代中国稀土?跑到雪地里找矿去呗;舍不下车企供应链会炸?那还是乖乖找实干的大佬好好唠唠。
吃瓜群众突然悟了,有些事情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翻篇,更不是拿空白合同打哈哈就能让全球掀过灾难。这起供应链危机难道不是给所有热衷地缘政治冲突的国家敲了个响钟吗?当台面上的强势如此虚伪,幕后利益的算计是否值得用全球行业发展换来?哪天轮到盟友因殃而慌,谁来赔?如此处处打脸的闹剧,不禁让人想问,荷兰还有多少这样的“好戏”可以上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