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车里,想找台靠纯发动机跑的,真不多了。最近听说,现代全新一代伊兰特N可能会搭载2.5T涡轮增压发动机,而且还要坚决不搞电气化辅助,纯燃油动力,这点挺让我好奇。
说到这,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去年跟一个修理厂朋友聊过这车,他说:现在车都往电动方向走,像这伊兰特N这么干脆放弃电气化的,挺稀罕。他还笑着吐槽,说现代这动作有点像给纯车迷开的小众派对,毕竟电气化越加越多,反倒纯机械的车少见了。
纯2.5T发动机听起来牛,但具体差多少呢?目前这个等级里,伊兰特N是2.0T,输出276马力,289磅英尺扭矩;相较之下,捷尼赛思G70的2.5T发动机能有300马力和311磅英尺(数据估算,样本不多)。我猜新伊兰特N大概率就是想往G70方向靠,扭矩和马力起码得提20匹马以上。
说到实操差别,买个新一代伊兰特N和像大众高尔夫GTI比,你会发现GTI的底盘调校更偏向日常舒适,适合城市操控。而伊兰特N则偏运动,悬挂硬朗,油门响应特别灵敏,尤其自吸转涡轮切换间的推背感,不刺激不痛快。两车差不多价位(保守估算3-4万美金之间),但感受完全不同。
靠单一大排量涡轮发动机拒绝电混,现代这算盘其实挺有意思。研发上,这就像厂子专门挑了个老派工匠,不用什么新玩意儿,专心打磨发动机与传动的匹配。省去了电机电池什么复杂的供应链环节,算是避免了多头饲养的麻烦——这种两个部门拉扯,节奏一旦没对上,产品就容易出岔子。这点我挺理解,毕竟供应链对汽车影响大得有点像饭店进货,不是菜不好卖,关键供应商间配合不到位,饭也做不好。
我前面说现代会坚持纯燃油动力,感觉说大了。毕竟整体趋势还是向电气化靠拢的,连它自己也在开发混合动力系统(这段先按下不表)。所以他们到底能坚持多久,还是个问号。说不定新伊兰特N只是暂时撑着纯燃油的阵地,等大环境真的完全转型,才会考虑下一步。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车企都花这么大力气在混动和纯电上?真的是环保压力,还是供应链因素?或者说,电池原材料那头炒得太凶,搞整套电动系统的风险变高了?我没细想过,就纯猜测。
我心算了一下,假设一辆伊兰特N新车40,000美元,百公里油耗10L算,按7元人民币/升折合下来,开10万公里油费得七万上下(估算,首次体验)。如果加上较高的维修保养成本,纯燃油性能车长跑成本确实不低。相比纯电车反而省了不少电费和常规保养,市面上这些表面价格差距容易忽略,但这才是手握钱包的人真正考虑的。
我有个销售认识的家伙曾说:消费者买性能车,真不只是冲马力,更多是那种发动机声浪和换挡感觉。电气化来了,这些都被淡化了。也许这就是现代伊兰特N坚持用纯发动机的骨子里原因吧。
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开着车忽然想停下来多闻闻发动机声的瞬间?我自己有次坐朋友的混动车,试着感受那安静,倒也舒服,但也确实少了点热血。
对了,伊兰特N会不会还维持手动变速箱呢?车迷多盼着,自动又怕失了调性。现代现在主推双离合和自动,但这一代真能保住手动,我觉得等于给传统车友留了条后路。说不定以后手动真成限量版了。
讲着讲着,我突然卡壳了:这代伊兰特N如果真不给油电混加持,那续航咋算?发动机硬核,油耗必然高,那用户青睐程度会不会受影响?这方面就得等官方消息细看了。
总感觉这车像是行业里最后一波纯粹的燃油性能车,挺励志,但又有些孤勇。现代到底是在赌什么呢?用户真能为这种不跟风的燃油车买单吗?也不知车展上亮相那天,发动机排气声会有多吸引人。
我更好奇的是,这样纯油的大马力轿车,用的人会多还是少?买家心里想的到底是纯乐趣,还是其实还是日常代步的实用为主?
算了,聊着聊着,手头的咖啡凉了,看来必须得去倒杯热的。你觉得这代伊兰特N,能撑住这个越来越电气化的风口浪尖多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