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22年哪吒汽车销量碾压理想、小鹏的辉煌吗? 谁能想到,短短三年后,这家曾经的“黑马”竟沦落到账户只剩1500万元,却欠着4.6亿元工资的绝境。 更讽刺的是,破产重整消息一出,76家投资方蜂拥报名,最终却只有1家真正掏出5000万保证金,其余75家,连赌一把的勇气都没有。
2022年,哪吒汽车全年卖出15.2万辆,登顶造车新势力销量榜首。 工厂加班加点,经销商抢着提车,创始人方运舟甚至公开说“要在新能源赛道长期作战”。 那会儿,谁都觉得这家公司能踩着风火轮冲进第一梯队。但高光时刻转瞬即逝。 2023年,哪吒销量跌到12.75万辆,同比下滑16%。
到了2024年,情况急转直下:工厂停产、供应商断供、工资拖欠的传闻开始刷屏社交平台。 一位离职员工回忆:“去年底就发不出绩效了,很多人偷偷找下家,但没想到崩得这么快。 ”财务数据暴露了哪吒的致命伤:2021年到2023年,公司累计亏损超过180亿元。
尤其是2023年末,账上现金只有28.37亿元,短期借款却高达43.17亿元,连还债都不够。 更离谱的是,截至2025年8月,公司总负债被爆出260多亿元,但账户余额仅剩1545万元,其中能动的银行存款只有1500万。这笔钱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一家中型楼盘的月营销费用,或者一线城市核心区的一套豪宅。
但哪吒要面对的是5000多名被欠薪的员工、1631家追债的供应商,以及40多万担心售后无门的车主。2025年6月,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发布重整招募公告,阿里资产平台瞬间涌入76家意向方。 场面看似热闹,可到了9月底报名截止日,只有1家机构按要求交了5000万保证金。 这意味着,连初步筛选环节都省了,因为根本没得选。
为什么资本集体退缩? 一位参与尽调的投资人私下吐槽:“哪吒的工厂设备还行,但负债窟窿深不见底。 现在新能源车市卷成红海,谁敢接盘? 弄不好就是给自己挖坟。 ”哪吒的遭遇不是孤例。 2024年以来,威马汽车彻底停摆,高合汽车被传裁员求生,爱驰汽车海外破产……
香颂资本沈萌说得直白:“中国市场新能源车企太多,活下来的都在亏钱卖车。 ”哪吒的问题早就有征兆:产品线混乱,从低端车哪吒V突然冲高端的哪吒S,价格带撕裂;营销砸钱狠却效果平平,2023年光是广告费就烧掉数亿元。 更关键是技术护城河没建起来,电池、智能驾驶全靠外包,成本压不住。
桐乡工厂的车间里,工人们还在例行打扫设备、清点物料。 一名留守员工说:“生产线没拆,但10个月没开工了。 上面说‘保持状态’,可谁知道等来的是重整还是清算? ”这些员工中,有核心工程师、质检员,甚至高管。 公司停产后,有人去送外卖,有人回老家待业,但剩下的人选择赌一把:“毕竟干了这么多年,总盼着有人接盘。 ”
可现实是,公司欠他们的工资、补偿金加起来近亿元,而账户里的1500万,还不够发一个月基本工资。“您的车联网服务即将到期,请自费续费。 ”2025年9月,大量哪吒车主收到这条短信。 因为拖欠供应商费用,哪吒汽车的远程控制、导航等功能陆续失效。 更糟的是,保险公司直接把哪吒车型拉进“高危名单”,拒保车损险。
一位2023年买哪吒S的车主气得跺脚:“保费涨了3倍,小保险公司才肯接单。 维修点撤了,零件断供,现在这车就是个铁疙瘩! ”网上维权群里,有人自嘲:“当年支持国产新势力,如今变成新能源难民。 ”行业里不是没有起死回生的例子。
哪吒,260亿债务涉及上千家债权人,还有产能过剩的工厂、激烈竞争的市场,哪怕投资人想救,也得先过债权人表决这一关。目前唯一报名的投资方,至今未公开身份。 业内猜测可能是地方国资或跨界财团,但前提是重整方案能说服法院和债权人:比如剥离不良资产、砍掉冗余车型,甚至转型代工。 不过,这一切还没影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