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技术大爆发,五大领域全突破,掌握十余项核心科技

最近这几年,大家聊起买车,总觉得市场特别“卷”。

这边刚降价,那边就送大礼包,感觉车企们都在拼了命地打价格战,好像不降价就卖不出去一样。

很多人心里可能都在犯嘀咕,这么个“卷”法,车企还有钱赚吗?

奇瑞技术大爆发,五大领域全突破,掌握十余项核心科技-有驾

中国的汽车工业未来要往哪走?

就在大家一头雾水的时候,奇瑞汽车最近开了一场技术发布会,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答案。

他们不光没怎么提降价,反而亮出了一大堆听着就很高科技的“硬核”技术,给人的感觉是,他们不想在低价的泥潭里打滚,而是要靠真本事,跳出这个圈子,去更广阔的全球市场闯出一条新路。

咱们先看看奇瑞最近的成绩单,这可不是空口说白话。

就在不久前,奇瑞在香港成功上市,这意味着资本市场很看好它的发展前景,愿意真金白银地投资它。

再看一组更实在的数据,到今年9月底,全世界开奇瑞汽车的人已经超过了1772万,这里面有超过543万是外国人。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每卖出三四辆奇瑞,就有一辆是卖给了海外用户。

这说明当很多品牌还在国内市场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奇瑞已经悄悄地把自己的车卖到了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个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

当然,光把车卖出去还不够,怎么才能让别人,尤其是海外的消费者,从心底里认可你的品牌呢?

奇瑞董事长的想法很实在,他认为,做全球市场不能只图一时快,关键是要能长久地做下去。

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拿出实打实的好东西,用信得过的质量、老百姓能接受的价格,来改变过去一些人对中国汽车的旧印象,树立一个“安全、可靠、还挺高级”的新形象。

而实现这一切的底气,就来自于技术。

这次发布会上,奇瑞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一口气亮出了十多样“独门绝技”。

其中有两样东西,可以说是全场最亮眼的。

奇瑞技术大爆发,五大领域全突破,掌握十余项核心科技-有驾

第一个,叫“鲲鹏天擎48%热效率发动机”。

这个“热效率”听起来有点专业,说白了就是汽油燃烧后,有多少能量真正变成了驱动汽车前进的动力。

这就好比你吃饭,吃了十个馒头,有多少真正转化成了你跑步的力气,而不是变成了没用的热量散发掉。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汽车发动机的热效率,大概在38%到45%之间,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水平了。

要知道,在这个领域,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非常困难,需要整个系统性的技术突破。

而奇瑞这次直接把这个数字做到了48%,这可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汽油发动机的最高纪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用了很多听起来就很厉害的“黑科技”,比如让汽油燃烧更充分的机构设计,还有给发动机内部零件穿上“隔热衣”的技术等等。

这个技术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

就是省油。

如果把它用在混合动力汽车上,未来百公里油耗进入“1升时代”就不是梦了。

这不仅能给车主省下不少油钱,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咱们中国在汽车最核心的发动机技术上,已经有能力跟世界顶尖水平掰手腕了。

第二个,就更让人惊叹了,叫“方舟两栖系统”。

就在发布会前不久,奇瑞一辆还没上市的新款越野车,在众目睽睽之下,直接开进了宽阔的长江,然后像一艘船一样,稳稳当当地从江的一边开到了另一边。

很多人看到这个视频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车疯了吗?

车怎么能在水里开?

奇瑞技术大爆发,五大领域全突破,掌握十余项核心科技-有驾

不怕漏水短路,直接沉底吗?

奇瑞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些疑问。

原来,这辆车的电池、电机这些核心部件,都做了最高等级的IP68防水处理,这个防水级别就跟你新买的旗舰手机一样,扔进水里泡半天都没事。

再加上它本身就设计了很高的涉水深度和水下推进装置,所以才能完成横渡长江这样的壮举。

这个技术看起来好像有点“秀肌肉”的成分,但它背后展示的,是奇瑞在整车密封性、电气安全和应对极端环境方面的强大实力。

你想想,连长江都能过,以后咱们开车遇到个暴雨天气,城市里有些积水路段,心里是不是就踏实多了?

除了这两项,奇瑞还发布了让驾驶更轻松、更安全的智能驾驶大模型,甚至还有关于未来飞行汽车的平台技术。

这一系列的技术展示,其实是在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奇瑞正在努力从一个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转变为一个依靠科技驱动的全球化公司。

那么,这么多厉害的技术是从哪里来的呢?

它们不是凭空变出来的,背后是奇瑞下的一盘大棋。

他们建立了一个所谓的“没有围墙的研究院”,把全球100多所顶尖大学的专家学者都拉了进来,一起研究了4000多个课题。

大学里最新的科研成果,可以很快地拿到奇瑞的实验室里进行测试和转化,最终应用到新车上。

同时,奇瑞还在全世界建了8个研发中心,未来这个数字还要增加到26个。

为什么要把研发中心建到国外去?

因为造车也得“入乡随俗”。

比如俄罗斯冬天天寒地冻,对车辆的耐寒性要求就特别高;巴西的路况可能比较复杂,对底盘的坚固性就是个考验。

把研发人员派到当地去,才能真正了解当地用户的需求和使用环境,造出最适合他们的车。

正是这种“汇聚全球智慧,服务全球用户”的思路,让奇瑞的技术创新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让它的全球化之路走得越来越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