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是需要1颗激光雷达(192线)

实现的可能性非常高。从感知硬件的角度来看,华为ADS 3.0系统的完全功能实现需要包括一颗激光雷达(192线)、三颗毫米波雷达(其中一颗为4D)、十一个摄像头和十二颗超声波雷达。小米汽车在感知硬件的数量上与之相似,不过激光雷达采用的是禾赛提供的128线产品,探测距离相较于华为自研的激光雷达少了50米。此外,小米未搭载4D毫米波雷达。而华为使用的硕贝德雷达探测距离可达280米,擅长捕捉不规则的异形障碍物。通过回波采集数据建立立体坐标,再配合实时扫图的激光雷达,这套组合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这也是华为在近期没有推出ADS 4.0版本,而是发布细节优化的ADS Pro V3.1版本的原因之一。

小米SU7是需要1颗激光雷达(192线)-有驾

理论上,激光雷达的线束数量如96线、128线和196线越多,其探测精度自然会越高。当前,车规级激光雷达的价格已经降至千元级别,因此,对于小米汽车而言,采用高线束的激光雷达似乎是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然而,小米汽车却选择了禾赛的128线激光雷达。这是因为,高线束激光雷达会占用较多的算力资源。虽然小米汽车使用的两颗英伟达Orin-X芯片的叠加算力为508TOPS,足以应对128线激光雷达的需求,但关键在于小米汽车的技术路径。只要不放弃BEV技术,高线束激光雷达并非必需。因此,小米汽车在综合考虑资源分配和技术路径后,选择了更适合自身需求的128线激光雷达。

小米SU7是需要1颗激光雷达(192线)-有驾

BEV网络的核心特点在于为场景中的每个障碍物标注坐标,并单独进行运动轨迹分析与预判。小米汽车采用了变焦BEV技术,以提高不同场景的精度。相较于高线束激光雷达,BEV网络对算力的要求较低,这为VLM节省了大量算力资源。在华为ADS 3.0体系中,道路细节的感知任务由4D毫米波雷达负责。因此,华为的GOD+PDP和小米的端到端+VLM形成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尽管底层逻辑相似,但在感知层面的需求却有所不同。目前,两者的大模型能力均已达到从周更升级到日更的水平,接下来的竞争焦点在于数据积累量。实际测试的有效数据越丰富,大模型的“智慧”程度就越高。预测显示,小米SU7在上市7个月内便达到了华为ADS 2.0水平,随着交付量和数据的增加,预计很快会推出下一代版本,追平ADS 3.0。有可能在明年6月发布新版本,距离追平华为的时间仅余8个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