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步真的迈大了啊,一个均价卖10多万的品牌,突然给你整出个预售高达43万的车,大家会怎么想?
我知道奇瑞很急,但没想到它这么急,真的是拎不清啊,自己什么段位不知道吗?这不就是个现实版的“想一步登天,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吗”?
细看配置表,也像极了临时抱佛脚的考场作文,框架华丽,细节潦草。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辆号称“全领域豪华电混越野”的捷途纵横G700,到底是“真有能耐”还是“强行硬凑”?
•公主的心,丫鬟的命
在9月19日,这款号称“全领域豪华电混越野”的SUV,捷途纵横G700以34.99万-42.99万元的预售价正式亮相。
G700的预售价无限接近坦克700 Hi4-T(42.8万起),又巧妙卡在方程豹豹8(37.98-42.38万)的区间,表面看是“田忌赛马”,实际却暴露了定位的尴尬,想靠“全系三把锁+800V平台”立人设,但配置分配却露了怯。
比如,电动脚踏板和车载冰箱要到39.99万的享境版才给配,而同价位竞品早把这些当标配,在意这两项的可以直接忽略探野和纵野版。
再看顶配的智境乾崑版,虽然搭载了华为乾崑ADS 4智驾系统,智驾能力毋庸置疑,但是放在一台定位是主打越野的车上,是不是浪费了?真正喜欢越野的人,会需要和在意这些吗?
重点是价格抬得这么高,体验却如此勉强,真像是给了身价却没给自由,活脱脱一种“贵价丫鬟”的宿命感,在网上被喷的更是“体无完肤”。
•搞不清定位,分不清斤两
走近车内,捷途纵横G700车内用上了Nappa真皮、莱斯康音响是挺好,但后排吸顶娱乐屏如果真上市后还是必选项,那就高低得说两句了,越野玩家真需要边冲沙坡边追剧吗?像方程豹钛7的190KM四驱Ultra一样,弄成可选装的,这样就挺好的。
还有,六座版的“女王座”靠背调节幅度有限,长途舒适性未必比得过豹8或猛士M817。
更扎心的是,35.4英寸天际屏虽吸睛,但在颠簸路段能否稳定运行?车机流畅度的问题想必是不少捷途车主想一同反馈的吧?
科技配置若脱离真实使用场景,反而成了“伪需求”。
•参数亮眼,还是纸上谈兵?
捷途纵横G700的非承载式车身、三把差速锁、空气悬架确实诚意十足,以及665kW综合功率、1135N·m扭矩、4.6秒破百等数据也确实惊艳,但越野圈更看重的是机械素质的沉淀。
前双叉臂+后双叉臂悬架搭配空气弹簧,理论能兼顾公路与越野,但实际体验中,空气悬架90mm调节行程和970mm涉水深度,面对复杂路况是否够用?
再比如,前阵子捷途G700也一直在宣传下水,大家都知道,隔壁仰望U8也下水,但仰望U8卖百万,半价的G700你敢卖吗?
好货不便宜,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大家都懂,就像7千的iPhone和7百的iPhone,谁都知道哪个好。
再放眼同价位的竞品,对比坦克700 Hi4-T成熟的四驱系统、方程豹豹8的比亚迪混动技术,G700的“参数优势”能否经得住野外考验,仍需打一个问号。
新能源汽车的越野性能本在越野市场就一直饱受质疑,更何况是均价十多万的品牌突然造出的三四十万的车,实际的产品力如何,真的需要时间的认证。
•是真技术自信,还是说只是“为了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验证捷途纵横G700搭载的宁德时代34.13kWh电池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厂商曾特地进行了一场现场2米水深浸泡24小时直播,看似硬核测试,但消费者真的不会感觉是被忽悠吗?这种“表演性质”的技术展示,远不如实实在在的售后质保来得实在。
你学学其他车企多好,直接说电池终身质保,或者承诺“要是质量问题导致烧了就赔”,这才是能让人心安的实在话啊!
现在捷途的售后网络还没铺稳,品牌也没多少老口碑,G700想靠“堆技术噱头”补溢价,可豪华越野车的买家不吃这一套,他们更信的是时间磨出来的好口碑,不是一时的热闹。
•电动EV:
从十多万到四十万,捷途试图借G700实现品牌跃级,但现实的残酷在于,
高端越野市场从不缺“参数战神”,缺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硬核实力与用户信任。
堆料虽猛,却难掩细节仓促、定位模糊的尴尬。没有坚实的品牌积淀与售后支撑,仅靠配置表“田忌赛马”和营销噱头,难以真正说服理性买家。
豪华不是定价的豪赌,而是体验的底气。
这一步,捷途或许真的迈得太急了。
全部评论 (0)